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景德镇高新区:深化“四个第一”工作标准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景德镇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平台,我们正立足园区实际,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景德镇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高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旗帜鲜明宣示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来抓的坚定决心。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平台,该区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以来,牢固树立“安商就是招商”的理念,通过早餐会、企业服务日,深化‘四个第一’工作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安商”“富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成败关键,齐心协力营造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园区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构建快速、高效、闭环的企业诉求办理渠道,为企业在政策兑现、要素保障、项目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提供“零距离”服务,实现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流程化、精准化。该区出台《景德镇高新区企业诉求事项办理实施细则》,按照“统一受理、实事求是、限时办结”的原则,建立了以诉求事项受理登记、转办交办、部门承办、督办催办、办结反馈、满意度回访、整理归档、定期通报为核心的长效工作机制,对企业诉求事项的适用范围、办理流程、特殊情形做出细化规定,明确牵头部门、承办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方式,同时对申请延期、申请办结、督查问责三类特殊情形予以规范和明确,使企业诉求的办理有清晰的流程与可评价性,极大提升了企业诉求办理水平。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平台“早餐会”正式运行以来,截止目前,共收到企业各类诉求117件,其中即办件21件,通过《企业诉求交办单》交办96件,已办结87件,申请延期6件,未到回复时间3件。1-4月份企业诉求办理情况已在该区微信公众号上通报发布,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的监督。办理市12345热线和“问政江西”转办件25件,回访满意率94.7%。

  为不断深化“企业服务日”机制的实效性,该区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为目标,出台新官理旧账方案,优化升级政务中心,打通“安商、暖商、亲商”最后一公里,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把真诚服务作为第一宗旨、把为企解忧作为第一任务、把转变作风作为第一行动、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第一等的工作标准打造第一流营商环境。”进入升级改造后的政务大厅墙上赫然写着这些暖心的话语。今年以来该区政务大厅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758件,办结率为100%,一网通办率100%。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236万元,涉及企业21家。大厅窗口接收企业诉求37件,办结率100%。

  “随着电镀中心的加快建设,对于我们来说既有扩建厂房的动力,更有压力,当初选择在家乡投资兴业,就是因为没有电镀配套,产业发展受阻,现如今园区引入电镀中心,对我们来说真是久旱逢甘霖。园区大力支持帮助我们,新厂房终于开工建设了,真的很感恩各级政府!”江西锦明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锦红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企业产品最重要的环节非要电镀中心产业链,所以企业一直未能长足发展,大量精力和资金只能放在深圳总部,这边处于半闲置状态,面对持续增加的订单,电镀中心的加紧建设,随着电镀中心的加快建设希望能够新建厂房扩大产能,但却一度担心建设手续办理周期过长而错失发展机遇。通过诉求和园区自规局、质监站等相关部门面对面交流,在了解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后,相关部门同意容缺受理,企业一边办手续一边施工建设。来自园区方方面面的帮助,让谢锦红彻底打消了顾虑,她激动地承诺,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也要为实现千亿园区尽自己的力量。

  谢锦红说,“今年园区开展一号改革工程,园区的营商更好了,相关部门现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当天提出的问题,能当天解决的全部当天解决,不能当天解决的也能得到及时回复,为我们节省了很多宝贵时间,让我们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企业发展和扩大生产上。”

  江西祥太生命科学有限公司通过园区企业OA平台诉求,反映其公司正门口的交通信号指示灯已开始使用,但正门口对面(梧桐大道与美菱路交接处)无交通信号灯,其企业进出车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该企业正门口的交通指示信号灯(7字型)对进出的大型车辆也存在安全隐患。接到诉求后,高新交警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企业负责人,并主动到企业门口实地勘查,了解实际情况,邀请企业负责人一起商讨具体解决方案,通过多次沟通协商对接,多方考虑制定出施工方案,仅仅半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交通信号指示灯改造。

  无独有偶,2021年产值达到1.7亿元、实现税收超570万元的江西景源电器有限公司多年来不断诉求想扩建厂房提高产能,却因空间受限等原因无法实施。该区主要领导现场协调,要求各相关部门主动服务,大力解放思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一边开工建设一边容缺办理手续,该企业于去年11月顺利开工建设,今年5月8日就封顶了。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感谢高新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将心无旁骛做大做强企业,表示力争明年产值做到3个亿。

  “从2020年6月正式生产第一件汽车减震器到现在,正好两周年。公司能得到这样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园区的扶持。”江西杰迪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少华说,作为外贸型企业,该公司90%的产品从上海出港。但今年疫情期间,上海“一柜难求”,江西也被疫情困扰,产品不要说出国,连出省都困难,近两个月无法正常出运,厂里积压了3000余万元货物,造成流动资金出现困难,面临停产。此时,又是园区送来“及时雨”,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湖先是直接带我到银行,以最快速度申请到了“财园信贷通”500万元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随后又帮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仓库。整个疫情期间,企业没有一天停产,都是全负荷运转。”说到这里,堂堂七尺男儿的龚少华眼睛里已经闪着泪花。

  龚少华还掰着指头向记者细数企业得到的帮扶:“2021年,为我们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为我们申请了‘专精特新’;帮助校企对接,组织大学生进企业,解决人才问题,没有高新区我们企业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

  安商就是最好的招商,近日浙江温州两家企业的总经理与该区就落户事宜进行了交流洽谈,并当场签下招商合同。两家企业都是杰迪振公司的上游供应商,正是在他的极力引荐下,两位老总慕名来到景德镇高新区考察,最终决定把企业迁过来。而龚少华创办的杰迪振公司近年来更是脱颖而出,成为当地“专精特新”标杆企业之一。近日,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景德镇调研时视察了该公司,亲切鼓励他把产业做强做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

  同时,龚少华自己也想扩大生产,准备上一个新项目——空气能电子减震器,该产品将填补江西空白。日前,该公司已落实相关生产所需设备及场地布局,预计8月份试产,9月份量产。届时,每月可增加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到明年可增加销售收入3.5亿元。

  “营商环境的优化,使得更多企业愿意来我们园区投资。今年1至5月份,园区新增签约项目达到21个,与去年同期相比,项目数量增加了50%,签约项目资金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25%。园区老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今年以来已有46个增资扩产和工业技改在实施,计划总投资达到165亿元,其中有13个项目已经实现了投产,新增营业收入超30亿元。”汪湖感慨地说,企业反哺政府对他们的扶持,把园区建立的营商环境好口碑传递给其他企业,以商招商,口口相传,效果远胜于招商人员在外辛苦宣传。(文/曹燕妮  图/蔡翀)

责任编辑:姜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