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税务:在乡村振兴希望田野上播洒税务之光
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泰和县税务局坚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积极协调人员、资源,立足定点帮扶沙村镇沙村村、万合镇大鹏村等贫困村,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脚踏实地、笃行实干,逐梦乡村振兴新征程。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充分发挥“铁军”优势,建立“第一书记工作站”。该局结合单位工作优势及特点,利用沙村村位于圩镇中心的特有优势,创造性打造“第一书记工作站”,为帮扶村内居民及乡镇相关工作提供便利,借助第一书记工作站,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培育后备力量,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捐赠一批信息化办公设备用于村部日常工作,提升办事效率。在我局的带领下,村两委严格落实到村项目实施情况,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完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并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健全动态监测机制,织牢脱贫群众生活“保障网”。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工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维护好供水工程安全,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扶贫济困、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县局领导主动赴市财政局汇报协调,为沙村镇坪洲村争取水利建设资金8万元,切实解决了长期困扰该村人民群众的水利灌溉难题。为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精准对接县局帮扶对象叶贞兴老人脱贫解困,县局开展了一次爱心捐款活动,共筹集捐款5万余元,为叶贞兴老人的温馨小家“添砖加瓦”。
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脱贫群众走上“致富路”。近年来,螺溪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围绕“稻虾”做文章,引入江西鑫润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农民养上了优品稻虾。万亩稻虾产业还带动周边旅游业发展,形成产销一体化运作模式。我局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贯彻群众路线与为民服务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派出宣传队进驻螺溪镇“幸福茶馆”,开展了“惠苗政策进万家”减税降费政策“百日”宣传活动。
加大消费帮扶力度,鼓起脱贫群众“钱袋子”。按照各级政府部门下发的开展抗击疫情助力内需活动的通知要求,该局通过扶贫专区线上购买扶贫产品,列支相关慰问品费用,以促进消费,助力内需;同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泰和县委、县政府号召的慈善助力乡村振兴、齐心共奔富强之路“慈善一日捐”活动,每人捐出一日工资,累计捐款21566元。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童心港湾”是共青团组织在农村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4月23日,该局组织开展“童心港湾 与税同行”关爱留守儿童暨税法宣传活动。税务志愿者们来到泰和县螺溪镇童心港湾,为留守孩子们送上了书包、乒乓球拍、皮球、画笔、画本等学习体育用品,还送来了课间牛奶。恰逢世界读书日,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亲子阅读,共读绘本,共享快乐,把爱心播撒到留守儿童心中;同时深入发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培训旅游精品线路,完成村内苏维埃万泰县一大、二大会议旧址建筑维护,并围绕此构筑党史展览馆,串联村内包括红军码头等红色文化旧址打造沙村村红色旅游文化。
下一步,该局将以持之以恒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依托“红色经典”文化名片,拓阔产业发展路线,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泰和县乡村振兴发展添砖加瓦。(严政 兰杰)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