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红土地上振兴路:“税动能”为农村产业提效益增活力

  中新网江西新闻9月13日电(黄燕婷)初秋,微雨。在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镇枫林村的一片大棚内,江西尚康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小红正忙着和工人一起除草施肥,种植果蔬。

  朱小红2015年从浙江来到景德镇,投身于高品质农产品产业发展。他在枫林村承包了160亩农田,主要种植西瓜、西红柿、草莓、水果玉米、银皮南瓜以及火龙果、四季金桔等经济作物。

图为昌江区税务局负责人刘勇(中)在蔬菜大棚里调研。王南山 摄
图为昌江区税务局负责人刘勇(中)在蔬菜大棚里调研。王南山 摄

  大棚里绿意盎然,大片美都西瓜等着最后一季的采摘,银皮南瓜正迎来丰收。“今年种植的彩虹西瓜亩产约5000斤,美都西瓜亩产约8千斤,每亩产值都超过万元。”朱小红称,基地年产西瓜200余吨,另外秋季种植玉米,冬天种植草莓,大棚里的循环农业经济,有着不错的效益。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枫林村以50亩土地入股,每年可以分红15万元。朱小红表示,另外基地吸收周边脱贫户30多户作为劳动力,务工人员每人每天能获得110元工资,基地全年发放工资超60万元。

  朱小红引领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每年秋天,西瓜收获结束后,我们就在大棚里种上水果玉米,也将玉米种苗发放给周边村民,让大家一起种植。”水果玉米口感好,在当地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品。

  “虽然品质好,产量高,但有时也愁销路。”国家税务总局景德镇市昌江区税务局调研时,朱小红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一个大型农产品超市也正在找合适的货源。”昌江区税务局负责人说道,当即牵线搭桥,迅速帮忙联系果蔬销路,约好大型农产品超市前来商谈合作,帮助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昌江区属城乡接合部,农业企业有一定规模,周边水果超市和酒店、单位采购乡村振兴农特产品时,农业企业需要为他们开具农产品发票,昌江区税务工作人员经常来到村里,与种植户一对一讲解税务优惠政策,指导填报税收减免申请表,送发票、送政策上门。“我们要让企业更好的发展,在这里安心、安家、安稳。”昌江税务负责人刘勇表示。

  在昌江区丽阳镇芦源村,芦启特种养殖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良启正在忙着喂养数千条五步蛇。陈良启祖辈一直与毒蛇打交道,经常免费帮乡亲们治疗蛇伤,因为蛇身全是宝,他就慢慢发展起养蛇产业。

图为昌江区税务局负责人刘勇(中)在芦启特种养殖农业合作社调研养蛇产业发展情况。王南山 摄

  “我们主要养殖五步蛇,也有眼镜王蛇和银环蛇,蛇毒卖给制药厂制作血清,蛇油制作洗发液、蛇油膏、蛇油面膜等护肤护发产品,另外还制作蛇干、蛇酒。”陈良启说。

  谈起养蛇,陈良启如数家珍。“五步蛇从孵化到长大,一年可以长到2两左右,三年长到1.5斤,成年蛇每次下蛋20多只,2020年我养了两万多斤,一万多条,还成立了扶贫车间,吸纳50多位脱贫户就业。”

  在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灌装白酒,包装蛇干。“脱贫户在这里工作,每天领取工资160元,车间全年发放工资约20万元。”芦源村委会支部书记陈锋说,下一步芦启特种养殖农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共同投资1500万元,建设20亩的肉蛇加工厂,养殖食用蛇类,预计投产后年销售额超千万元,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

  “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了我更大的发展信心。”陈良启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也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昌江区税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他送上“量身订做”税收政策,帮助他及时享受税收优惠红利,助力合作社更好地发展。

  乡村发展有需求,税务部门有响应,近年来,昌江区税务部门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帮助涉农企业全面吃透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瞄准“送政策、育产业、强帮扶”,着力写好产业帮扶“税务方案”, 不断将税收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末梢,为乡村振兴添力赋能。(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