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安塘乡:打好“护山、保水、重旅”攻坚战
一直以来,江西省吉安县安塘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打好“护山、保水、重旅”攻坚战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红色文旅新标地。

夯实“绿”的招牌,在护林保育上显担当
安塘乡地处吉安县西南部,境内林地面积15.9万亩,森林面积14.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87 %,林业资源非常丰富,绿色已成为安塘发展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为切实保护该乡的绿色资源禀赋,该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乡级林长、分管领导为乡级副林长,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林长的乡、村两级林长相结合的组织架构。制定林长会议等制度及工作考核办法,出台了《安塘乡林长制巡林制度》,采取专职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相结合的模式,按照林长制要求,严格落实乡、村两级林长巡林。进一步加强组织,强化措施,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确保全乡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该乡目前有12名专职护林员和21名生态护林员,为提升专职护林员巡林水平,乡里不定期举办巡林、森林防火等业务培训,今年以来,以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的形式开展集训达6次,培训护林员198人次,切实巩固护林知识和巡林过程中的安全知识。
入冬以来,该乡正借目前良好天气开展造林整地工作。按照乡级“林长+示范基地”的模式,以点带面推动森林资源培育。截止到目前,完成造林绿化663亩,其中新造油茶178亩、森林抚育800亩,占该县下达任务的100%。完成了安塘早桥村580亩油茶示范地基地建设,形成了以点带面营造油茶造林的热潮。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具体有力,使绿色已成为安塘发展的金字招牌,成为1.2万安塘人的‘多彩色’。”乡林管站站长罗文林激动地说。

做好“清”的文章,在治水管水上见真情
一个地方有没有灵气,就看此地水多不多,清不清澈。该乡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淌着“清江水”“龙陂水”两大水系,大大小小水库共10座,水资源丰富。
为切实爱护宝贵的水资源,该乡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以河长制为抓手,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两条水系水质清澈碧绿,积极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环境。
建章立制加密巡查频次。以“河长制”为抓手,建立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督导制度,加密乡村两级河长巡河频次,强化水系沿线养殖企业和排污口重点环保问题点位巡查,推动治水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开展巡查83次,发现水环境污染问题2个。对排污主体已下达整改通知书,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建管并重加大治理力度。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应接尽接,在社区、广化村、颜家村、早桥村、安塘村实施开展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主管网已部分完成,接下来主要开展接支管和河道清理工作。在水系沿岸大力开展“清四乱”工作,定期开展人工清漂清杂、污水处理设备维护,入河排污口的清查与整治行动,充分发挥包村干部、河道专管员、各村网格员作用,开展常态化养殖业巡查、河道巡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今年以来,开展集中清漂25次,清理水上漂浮物465公斤。
加强宣传树牢环保理念。发放保护水资源宣传折页1000余份,持续开展网格员护河培训指导,依托乡团委,积极组织网格员和青年志愿者参加“河小清”保护母亲河志愿活动,通过活动,形成“专人防治+村民自治”合力,提高群众爱河护水意识。今年以来,开展网格员培训2场次,开展护河志愿活动11次。
“通过宣传、检查、治理‘三管齐下’,有力守护了一方净水,在治水管水中,严厉打击了沿河养殖企业非法排污问题,进一步凝聚了护水共识,使安塘天更蓝、水更绿。”水利站站长刘宁说道。

擦亮“红”的底色,在发掘文旅上闯新路
安塘乡1984年设乡,为肖望东将军故乡,是原中共苏维埃吉安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据县志记载,安塘统计有革命烈士267名,其中记载详实的安塘红军老干部有5位,另有1位“全国英雄模范”。
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目标要求,充分依托该乡红色资源富集优势,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挖掘红色历史。组织各村党支部搜集、整理红色史料,丰富和还原安塘红色历史。成立撰写领导小组,充分运用新媒体宣传、推出《红色安塘》图书,该书全面回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在安塘地区发展史,挖掘了安塘地区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农民革命,发动农民武装暴动的历史故事。详细记载了周冕、肖世梅、肖之铎、肖望东这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塘地区的青年知识分子,探寻救国救民真理,投身农民运动,发动一次次农民武装暴动的斗争过程,整理了全乡343位留下了姓名的烈士名录,收录了彭德怀和红军医生赤陂救人等红色故事。
打造红色文旅。向上争资350万余元,用于苏维埃原吉安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安塘乡清江村的红色景点打造。重点修缮苏维埃原吉安县委县政府旧址、战地医院纪念塔、革命物件展览馆、练兵场等硬件设施,真实还原革命年代场景,目前项目进度达85%。围绕文旅结合,鼓励老板、村民围绕红色旅游这一主题,逐步开发打造集民间民宿、休闲垂钓、果蔬采摘、红色体验等农家乐综合体。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发挥红色文旅应有魅力。
清江村驻村干部肖文彬展望道,“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届时积极向上申请打造A级景区,预计年接待游客能力12万人次。目前正鼓励吸引民间投资,加快完善景区周边旅游配套,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红色旅游基地”。“来,我带你看一看安塘的航拍图”只见他熟练的操控手中的无人机。
随着无人机升空,该乡青山逶迤、绿水蜿蜒,红色洋楼和金色稻田的美景映入眼帘,令人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刘斐)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