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烟南昌卷烟厂:让产业工人“有为有位”
全国烟草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个、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一名、江西省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2项、江西省工人先锋号2个、1个公司级科技项目、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这是产改以来,南昌卷烟厂制丝车间2023年职工取得的亮眼成绩。

近年来,南昌卷烟厂制丝车间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积极适应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产业工人的迫切需求,主动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产改的重要契机,通过“精育才、勤练才、善用才”三个举措,推动产业工人队伍“优起来、强起来、燃起来”,让产业工人有能、有为、有位,着力打造出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创新能力强大、技术技能高超、敬业贡献突出的高素质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精育才”,优素质
依托电气创新工作室平台,车间致力高职级人才培养,提前谋划,每月开展机电维修技术交流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科技项目、QC课题等重点工作,大力培育各类人才。
截至11月,2023年车间开展内部培训113次,培训2142人次;外派培训次数30次,年度培训计划执行率100%。

“今年我们还与品管科开展专项支部共建,借助品管科党支部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品质管理科制丝工艺提质班组与制丝车间班组建设水平,达成双方共商共学共建共享,促进员工技能提升,完成年度厂部工艺质量目标。”车间工艺员金松说道。
制丝车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积极加强部门和兄弟单位业务交流共建,不断完善队伍培育体系,邀请专业技术工程师参与课题改善指导,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课题攻关、改善创新,加快员工专业化技能水平提升,逐步实现育人提质增效。
“勤炼才”,强本领
为引导广大青年员工把过硬技能作为“第一本领”,制丝车间建立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劳动比武“三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停产时间,聚焦技术技能提升,为技能人才“引路子”“搭台子”,深入推进员工“本领”提升。

“受益于‘车间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开展,2023年我们班组共20名成员掌握3个以上的岗位操作技能,初、中、高级操作工考评通过率达到100%。”制丝乙班班长王华荣开心地说道。
通过比赛锻炼,涌现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优先被安排在主机、段长、超级机动岗位,发挥“兵头将尾”的重要带动作用,激励了更多青年职工关心技能、热爱技能、投身技能,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
“善用才”,燃动力
善于用才方是真正的爱才。车间结合人才特性,以员工机电轮训、 “一岗多能”等措施,持续激发人才活力。前期,车间通过笔试、面试选拔了21名后备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锻炼计划,目前后备人才岗位锻炼率达100%,其中有4名青年员工充实机电维修队伍,1名前往郑州烟草学院学习,8名员工参加机修轮训,2名参加电气轮训,并为其他部门输送5名员工。
“重视人才、善用人才,为这些人才创造发挥他们才能的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最实际的爱护。”车间主任凌斌说道。
为发挥员工专业优势,采用重大需求“发榜”、员工内部 “组队挂帅”,推动课题交流,充分释放“揭榜挂帅”的鲶鱼效应。2023年至今,一批批成果竞相涌现,共提报6项QC、8项精益课题,1项管理创新课题,通过公司级1项科技项目,完成95篇知识案例,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
在车间的推动下,工作不到两年的青年员工刘琪参与的《烟箱外表面自动清扫装置的研制》QC课题荣获全国烟草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青年员工杨鹏荣获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
未来,制丝车间将不断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探索走出一条契合制丝特色的“产改”之路,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陈斌赫 林文烨)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