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舞者”黄海:真心换真心 让患者重见光明
中新网江西新闻12月26日电(巫发阳 张月)“黄医生,我近期打算去海南玩一玩,出发之前我特地来看望您。”近日,这一幕发生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专科黄海医生的门诊室内。自从八年前黄海为刘女士成功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后,年近80岁的刘女士每逢出远门,都会找到黄海唠家常、报平安,“早就把黄医生当自家人了,无论走到哪,心里都有份牵挂。”

“相识以诚,相待如亲”,这是从医10余年来,无数患者给予黄海医生的普遍评价。
黄海,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专科主任、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江西省区角膜及眼表专业学组组长、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眼库专家组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分会委员以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较早在江西省引入干眼综合分析仪并开展干眼治疗,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十余项,荣获2017年南昌市五一劳模奖、南昌市2023年度“百名优秀医生”荣誉称号。
机缘巧合,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谈起学医的初衷,黄海的回答简单而坚定,“爷爷在我父亲17岁的时候就因肺结核去世了,父亲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学医治病救人。”
最初黄海想成为一位外科大夫,但在后续的科室轮转学习中,他发现,眼科学是医学众多学科中非常专业的一门学科,又是各领域与临床密切融合的学科。眼睛虽小,却是整个人体最精密而复杂的器官之一,是人类感知世界的窗口。

黄海自眼科专业毕业后选择了角膜及眼表专业,他身边的朋友感到不解,认为这个方向的手术很少,更难以取得辉煌的成就。对此,黄海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有责任运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去努力改变现状。”
后来,黄海先后前往沈阳爱尔眼科医院、中山眼科中心、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等地进修学习角膜病专业,并师从于著名角膜病专家李绍伟教授。
步履不停,让爱与光明延续
除了门诊、手术,黄海还有需要长年24小时待命的特殊任务——获取角膜。常常一个电话,他就要立刻拎起工具箱,出发前往灵堂、停尸房、殡仪馆等各种现场,只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回角膜(角膜需在捐献者逝世后的夏季6小时内、冬季12小时内获取)。
“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就是给一位因胃癌逝世的26岁女孩取角膜,她当时穿着红色的婚纱躺在停尸房,等待着完成最后的‘生命之礼’,也许她生前还有很多遗憾,但是她角膜捐献的愿望,我一定会帮她完成。”黄海医生回忆说,每一位角膜捐献者都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深深的尊重,“我们取角膜之前都会给捐献者深深地鞠躬,取完角膜之后再进行三叩首,以此表达对捐献者的尊重和感谢”。
生命的消失是痛,光明的延续是爱。中国目前角膜盲症患者约为400万名,并且每年新增10万多名病患。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是角膜移植,但受到供体角膜稀缺、专业角膜病医生缺乏以及角膜盲症多发于农村基层地区、患者家庭较为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每年仅能完成约1万台角膜移植手术,许多角膜盲症者因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最终导致失明。
真心互换,让医学更有温度
角膜移植手术作为四类手术,掌握此类手术的医生也相对较少,黄海医生花费了10多年时间一步步走到了现在。自入职南昌爱尔眼科医院以来,黄海未休过一次年假,他将全部的心思扑在了治疗病患和提高医术上,“我在医院,患者会感到更安心,所以我自愿放弃了年假。”
从最初的紧张激动到如今的心如止水,黄海已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带教医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从助手到主刀,心态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当你主刀的时候,你就要担负起对患者的全部责任,所以我更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好每一台手术。”
“我之前给赣州的黄先生做了角膜移植手术,因为手术效果比较好,再加上他们家族有遗传性的角膜问题,所以他们家族中先后有6个人找到我做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口口相传,以光明相托的信任,不仅是对黄海精湛医术的肯定,也是医生价值的最佳体现。
除了认真负责地为患者做手术、进行不定期回访,黄海还会积极主动地帮助贫困患者申请爱眼公益基金,以此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很多角膜患者都是工人、农民,我就会帮助他们申请公益基金,根据贫困程度,他们可以获得5000元至数万元的费用减免。”
“能够保住患者视力,拯救他们的家庭,我感到很欣慰。”于黄海而言,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
初心如磐,把光明“送”出去
除了角膜盲,干眼症、圆锥角膜等难矫正的角膜眼表疾病正在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眼科知识,提高对眼部健康的关注?在和医院及科室同事研究讨论后,黄海决定创作科普短视频。
门诊患者较多、手术量大,黄海就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进行拍摄,他对每一个视频的文案、构思都详细揣摩,对每一句科普文案都仔细斟酌,力求制作出通俗易懂又科学准确的科普视频。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干眼已经成为流行性眼病,平均每5个人就有1人得干眼,而且发病越来越低龄化。干眼并非滴眼药水就可以改善,需要分型对症治疗。”黄海医生把每一个成型的科普作品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和病人微信群,并时刻密切关注群内患者的反馈和消息,只要病人在群里咨询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及时回复,将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诠释得淋漓尽致。
同时,黄海医生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多次前往学校及街道社区开展眼病知识讲座,普及爱眼护眼的相关知识,前往社区、乡村为群众义诊,还会参加医联体帮扶活动,为乡镇卫生院医生进行规范培训,帮助开展角膜及眼表手术等,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
谈及未来发展,黄海医生表示,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供体角膜,使得一枚角膜供体可以为多个患者进行移植,从而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恢复光明的机会。因此,他打算深入学习全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内皮角膜移植、人工角膜移植等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手术体验。“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人、合适的技术,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患者受益,这就是我们医生需要做的事情”。
用爱守护光明,用心关爱病患。在国内角膜与眼表疾病的诊疗领域,沉着稳重的黄海医生是个医术精湛的“舞者”,在这条通往光明的大道上不断探索、努力前行。(完)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