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青山湖区湖坊镇:提升人居环境 扮靓乡村“颜值”
2023年,青山湖区湖坊镇石泉村被纳入青山湖区农村“两整治一提升”项目。彼时的石泉村道路破损、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车辆乱停乱放……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现实,湖坊镇努力在保障村民生活的同时,多举措确保整治顺利推进。
“大动干戈,有必要吗”“店面这么多,怎么改”……石泉村共280户村民,对于村里准备启动的“两整治一提升”工作,村民不理解并提出质疑。如何让群众真正理解,用实际行动支持?“摸着石头过河”的石泉村,决定把这次改造的决策权交到村民手里。
“要建设石泉村,就要开展环境整治,拆除乱搭乱建。”为了改变部分村民的观念,湖坊镇党委充分发挥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联动机制,网格长与村干部走进农户家中,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期盼。组织村民召开“板凳议事会”“庭院恳谈会”,一起聊家常、谈规划、话未来,收集改造意见建议;老党员争当环保志愿者,主动打扫卫生,激发村民支持参与的热情。同时,探索“村党组织+群众+设计方+承建方”建设模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违建拆除是石泉村“两整治一提升”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而村子里很多违建时间久远,拆除难度大。为此,湖坊镇党委发动党员以包片摸排、认岗定责、定点联系等方式,与村民沟通交流,商讨制定方案措施,顺利推进改造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线长,除了党员干部带头,还需村民积极参与。为此,石泉村组织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劳模等“五老”人员上门督促群众落实“门前三包”,同时充分发挥爱心超市积分正向激励作用,积极开展“最美公益岗”评选活动,以“小奖励”激发“大动力”,以“小礼品”撬动“大热情”,全面调动村民以行动换奖励,以奖励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观念一变天地宽,那些曾经不肯拆除杂物间的村民,随即主动将影响改造的违建拆除得“一干二净”。
乡村道路平坦宽阔,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文体广场设施齐全……经过一年多努力,石泉村村容村貌“脱胎换骨”,昔日臭水沟不见了、危房不见了、乱停乱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房前的生态塘、整洁的新公厕、雅致的孺子书房。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