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江西修水:乡村振兴新“丝”路 养蚕织就致富梦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修水县石坳乡花门村时,蚕农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脱贫户黄从全在翠绿的桑叶间,熟练地采摘着叶片,为合作社的蚕宝宝们准备早餐。这些蚕宝宝们不仅是他的心头好,更是其走向美好生活的希望。

  5月17日,在花门村龙鑫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的蚕室里,鲜嫩的桑叶铺满了一地,蚕宝宝们在上面欢快地啃食着。村民巢文明在蚕棚里忙碌着,不时用铲子翻动着桑叶防止发热郁积而变质。他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农村没什么出路,现在看看,这养蚕不就是一条好路吗?”通过养蚕,他不仅有了工作,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蚕桑产业作为修水县一传统特色产业,是全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近年来,该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科技兴桑、融合发展”的思路,以蚕桑“基地建设标准化、小蚕饲养工厂化、大蚕饲养省力化、种养分离专业化、茧丝产品优质化、业态发展融合化”六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培植龙头,推进科技创新,有效推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在村上合作社每年可以养近九十张种,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带动了十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让他们有事做有钱赚”修水县消防救援大队派驻花门村第一书记钟惠润说道。

  据悉,修水县现有高效桑园5.5万亩,蚕农1.2万户。自“十三五”以来,培育示范基地185个,带动脱贫户就业8000余人,年均养种6万张,产茧6万担,蚕农售茧直接收益1.4亿元,茧丝绸加工及三产融合综合产值达6亿元。

  现如今,新的“丝路”正在修水大地铺就。养蚕,这个曾经被视为传统农耕文化的象征,如今已经成为了乡村致富的新途径。在这里,人们用勤劳和智慧编织着属于自己的致富梦想,共同绘制着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黄喆)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