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以莲为媒 写好新时代“爱莲说”
刚刚过去的“端午”,广昌全城市民聚焦“旴源首镇”--甘竹镇,一系列文旅活动扎堆亮相,全城乐享文旅好戏。
这个端午,三天小长假,广昌县各项文旅活动“色香味俱全”,令人大饱眼(口)福。孟戏文化广场、写生基地、甘竹老街、梦想E谷举办了包粽子比赛、太极拳表演、广昌孟戏表演、民国风情景演绎、古风巡游、国风晚会、长桌宴、民俗文化游园会....各项活动也引发朋友圈网友感慨:“泼天的富贵”之风终于吹到了甘竹....。

其实,广昌的热闹远非“泼天的富贵”那般简单,而是细水长流的有意为之。广昌是著名的“中国白莲之乡”,也是“中国莲文化之乡”。该县每逢节假日,遍布全县各乡镇的精品文旅活动令人应接不暇,打铁花、莲花灯会、舞龙(狮)、音乐节等彰显着这座千年古城的青春活力。这里的千年莲乡之美、多彩民俗之美、古镇风物之美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游莲海、赏莲景、品莲韵。
以莲为媒、以文兴旅。甘竹老街里,一块画板、一支画笔,坐在屋前的石板上,全神贯注描绘古街人文风貌..。。日前,江西省九江共青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吴靖与同学们来到甘竹写生基地写生。她与该校190余名同学在江西抚州广昌甘竹镇写生基地吃住一周,进行艺术创作。“这里环境不错,有古街、河堤,还有装修一新的居住环境,晚上我们都会去老街新开的‘钟与你’餐厅听歌、喝咖啡、吃烧烤,很是惬意。下次我们还会再过来的。”吴靖说。
对于甘竹老街的蝶变,村民刘忠华说,曾经的老街脏乱差现象严重,古宅古建缺少保护。如今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建设契机,甘竹老街修旧如旧,现在越来越漂亮了,每天都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和学生过来旅游、写生和研学。刘忠华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在临街开起了小卖部,把闲置多年的老屋装修一番,一到周末或节假日,生意火爆,年纯收入增收可达二三万元。
甘竹镇党委书记鄢传龙表示,当地政府持续投入,投资7100万元对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布展,对甘竹老街修缮、老街外围环境提升、老街古建筑复原维修、接待区、生活区装饰装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一、端午期间,举办了红色定向挑战赛和万“粽”一心 “粽”享端午民俗文化活动,把流量变人气,助推旅游消费持续升级,搅动古镇古村文旅大发展的一池春水。
2024年1-5月,广昌县共接待游客33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1亿元。
以莲为媒、广聚“英”“财”。广昌不仅“有看头”“有玩头”,还“有赚头”“有盼头”。如何在“流量”中收获“留量”,广聚“英”“财”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思考。广“发”“英雄帖”。在农村,近年来,广昌县探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特聘“名誉董事长”制度,深挖乡贤资源、凝聚乡贤力量、激发乡贤活力,通过“村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痛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目前,广昌县已选聘120名“名誉董事长”,覆盖该县全部12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帮助扩大特色种植面积达6400余亩,销售农产品370万余元。
2023年,该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4831.5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村有9个,50万元的村有24个。在企业,该县探索“政聘企用”引才模式,积极破解企业高素质人才难引困境。聚焦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组建科创产业研发中心,设立50个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定《广昌县企业人才服务专员实施方案(试行)》,以“政府聘用、单位留编、企业用人”为路径,对接高校资源,确保精准引才用才。对招聘至科创产业研发中心的人员,保留事业编制,安排入企服务2年,由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绩效考核。截至目前,引进的9名人才已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难题1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昌县新签约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下项目4个,1亿元—10亿元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5个。
幽幽莲香,漫溢莲乡。如今的广昌,正以“莲”为媒,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争创全国红色文化和莲花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广聚“英”“财”,传承莲精神、厚植莲文化、讲好莲故事、做强莲产业,写好新‘爱莲说’。 (徐维栋)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