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高安市自然资源局:党建引领保资源 凝心聚力促发展

  近年来,高安市自然资源局坚持“抓党建 强队伍 促发展”工作思路,强化政治建设,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党建引领,驱动工作创新,焕发支部活力,全力打造自然资源先锋党建品牌。把党的建设贯穿到自然资源工作各环节全过程,逐渐形成党建引领保资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新面貌新局面。

  坚持思想优先,抓好政治理论学习

  以政治教育“铸魂”。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干部领学制度,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干部培训系统学和线上线下结合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3年,共组织党组理论习中心组学习11次,开展专题学习5次。

  以主题教育“增智”。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效、建新功”总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推动各支部在主题教育中走在前、做表率。深入开展大兴调查研究,制定《高安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围绕自然资源工作每位青年干部开展专题调研,配备责任领导全程跟踪指导,切实发挥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三级书记”讲党课活动,局党组书记、总支书记和各党支部书记为全体党员讲一堂专题党课。

  以学习培训“蓄能”。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并重,注重学习时效性和针对性,引导自然资源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业务学习本着“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突出“促发展、护生态、提效益、优服务、惠民生”主责主业,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使政治理论学习与自然资源业务学习有机结合,以党的先进政治理论更好地指导自然资源工作实践。2023年,共组织青年干部培训班6期,周末业务大讲堂3期。

  强化支部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优结构,夯实党建基础。优化支部结构,结合高安市自然资源局事业单位改革实际情况,整合原有的7个支部委员会,调整设置为4个支部委员会。抓住“选优、配强、管住、用好”四个环节,局机关党总支部及各党支部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既注重选配政治素质高、干事创业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又注重发挥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的年龄较大党员的作用,真正将专业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敢于担当作为的优秀党员选拔进党支部班子,持续优化班子结构,切实建设好党支部班子这个“火车头”。

  强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通过“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强化支部成员的党员意识和组织归属感。高质量开展党日活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在主席旧居、吴有训纪念馆等地追忆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开展了“三级书记”讲党课活动、党员“政治生日”活动,通过沉浸式、仪式感强的主题党日活动,提升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抓作风,强化干部监督。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经常性党员义务和权利教育。推动党支部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动态分析,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不断强化干部执纪守纪意识。充分发挥人教股、纪检监察室职能作用,进一步形成干部监督工作合力。

  坚持服务保障,用活“党建+”引领新发展

  党建+重点项目,构建要素保障新机制。在用地审批、土地征收、土地供应等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走在前、干在前,主动研究政策,做好用地预审、加快土地报批。组建高安市重大项目保障工作专班,联合多部门多次召开重点建设项目报批工作协调会,确保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稳步推进。2023年以来,上报20个批次(项目)用地,其中G320国道改线项目取得国务院批准,高安市锦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19个批次(项目)用地均获得省政府批准。2023年至今,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共90宗,面积计3194.67亩;划拨国有建设用地102宗,面积计4707.41亩。

  党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工作新水平。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聚焦“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稳步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进度。实行“资料两窗口内部流转”、“一站式服务”,节省群众办事时间,实现了全市企业不动产登记最长3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业务最长在0.5个工作日内办结。聚焦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障企业和群众满足群众正常办证需求。2023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率达100%,办事时限比2022年压缩了30%。

  党建+耕地保护,开创保障粮食安全新举措。引导党员干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锚定耕地保护目标,守牢全市耕地保护底线,坚持“党政同责”原则,制定《高安市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十六条措施》;对全市自然资源耕地流出整改与补齐、耕地补充、违法用地整改、存量土地消化“四项”重点工作情况进行一月一汇总、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积极推进耕地“进出平衡”工作,严格实施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认真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预留了空间。

  党建+生态文明,打造山清水秀新环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全国“土地日”,组织开展保护自然资源普法宣传;加快绿色矿山创建,始终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1家矿山企业通过绿色矿山第三方验收。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着力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近年来,全市共有32座关闭及废弃矿山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达2687亩。

  坚持精培优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关心关爱“扶苗”。落实定期谈话制度,采取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随机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青年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加强干部考核,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开展工作测评,激励干部同心同向,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优、本领硬”的干部队伍,推动工作创先争优、争先进位。完善“传帮带”机制,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进行帮扶,通过帮思想、传经验、带业务、解难题,实现年轻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双提升。

  突出精准“育苗”。拓宽选拔使用渠道,对16名优秀的年轻干部大力进行了使用提拔,5名优秀的年轻干部提拔为正股级干部,11名年轻干部提拔为副股级干部。2023年11月推荐5名新录用公务员列入高安市委“青苗工程”培养计划进行跟踪培养,给予高层次培训平台,推送年轻干部参加上级部门的外部培训,选送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跟班培养锻炼,加快年青干部成长速度。表彰宣传优秀干部,推荐宣传“身边好人”6名,表彰20名表现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先锋,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自然资源队伍。

  强化历练“蹲苗”。聚焦自然资源系统内部,推行科室轮岗制度。对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暂不定岗,优先安排到不同业务科室跟班学习,实行专人一对一指导。轮岗结束新录用人员原则安排到基层自然资源所进行历练,着力培养业务过硬、敢闯敢试、积极有为的自然资源干部。党建带团建,凝聚发展合力。局党组十分重视团委工作,积极支持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青年干部参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红色文化基地调研,参加敬老爱老公益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年青干部茁壮成长。( 周鹏 龚玉滢 邓枫 通讯员 李绍荣)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