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经济金融

江西吉安:税务助力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能”

  日前,中国电子信息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暨2024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前百家企业发布会在江西吉安市举行,大会签约了193个、金额达67.1亿元的项目。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冲击下,吉安电子信息产业何以为“能”?

  延链配套 扬集群之势

  拼经济,最好的方法就是实干。

  南亚新材料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覆铜箔板研发、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2017年入驻吉安以来,已建设N4、N5、N6、N7工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00万平方米的产能,并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落户。企业负责人张东表示,“坚定落户的信心源自吉安对首位产业的久久为功”。

  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吉安市2000年选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折腾、不懈怠,“一张蓝图绘到底”,既有爬坡过坎的艰辛,也有转型升级的从容,营收连年保持增长,已形成了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各县(市、区)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全域化发展格局。

  一个又一个企业和项目在吉安串企成链,串链成群,共同勾勒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骨架”。2023年,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收1670亿元、同比增长5.4%,2024年1至6月实现营收879亿元、同比增长11.7%,拔节向上趋势强劲,这就是“集聚效应”。

  吉安市吉州区税务局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特点,主动对其进行上下游业态发展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对接上下游购销链,帮助企业畅通产销渠道、拓展市场。宏瑞兴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吉州区6年时间,在税收大数据的穿针引线下,仅区内就辐射江西华浩源电子、梅州宝德电子、江西中旋新材料等9家企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

  通过税收政策的指引和税务部门的服务,吉安市依托宏业5G铜箔等项目,加快补齐基础材料缺失环节;依托江西木林森(吉安)科技有限公司LED照明,构建了材料、封装、应用完整产业链……目前,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LED、通信终端及传输设备、触控显示、电子线路板等6个超200亿的细分集群,其中,触控显示产业、LED照明产业、电子线路板三大产业集群年营收均超过300亿元。

  向新而行 育创新之花

  在江西(安福)海能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翩翩起舞。“公司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得益于给力的税收优惠政策,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也让企业有了今天的发展。今年1-6月,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460余万元。”公司财务总经理陈锋说。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数据传输线、电源线、网络线及电脑连接器共100多种,应用于3C(电脑、通迅、消费电子)领域,目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0余个、发明专利3个。

  海能实业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涉及财务报表统计复杂,为了避免产生税收风险,安福县税务局主动帮助企业梳理涉税风险点,指定税务专员下沉企业,专项对接,解决难题。“税务专员针对企业实际,将适用税费优惠政策及主要涉税风险点汇编成册送给企业,并细心辅导,让企业应享尽享优惠、规避风险,专心研发生产。”公司会计严荧宏表示。

  和海能实业一样,近年来吉安市步履稳健的电子信息企业,都有一个共性——以科技创新赋能,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搞研发才有出路。景旺(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向新发展之路正是吉水县企业“加速跑”的生动缩影。围绕创新突破,吉水县税务局全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业转型;组织专家团队服务小组,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减负前行。

  从制造到智造,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在转型升级大潮中成功突围,其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两个关键点。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政策的引导下,目前,吉安市共有省级及以上各类研发创新平台90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院、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驾马车”公共服务平台,20多家电子信息骨干企业与研究院签订横向项目,仅2023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完成新产品专家验收近50项。

  吉事即办 创环境之优

  营商环境优不优,企业最有发言权。

  总投资50亿元的江西宇宙科技产业园试产时,车间受限,吉安县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助企业租建厂房;资金告急,协助企业获得1亿元银行授信;税收政策不明,税务部门靠前服务,为企业梳理税费服务清单,并对企业财务部门就适配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企业发展到哪里,税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我们在市场打拼,税务在后面帮扶。”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喻国模说对税务部门的服务赞赏有加。“从项目立项到开工投产,每当遇到涉税问题,税务人员总是第一时间为我们解答,这种贴心服务,让我们获得感十足。”宇宙科技落户当年就实现营收1.5亿元,缴税1200万元,并主动帮助地方政府对外招商。

  该公司并不是唯一有这样感受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吉安,税务部门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制定《电子信息行业专项税费管理服务办法》,精细开展税费服务,规范行业税收管理,促进公平竞争,防范涉税风险,将“好政策”变成“真红利”,以“税务蓝”助力企业“发展红”,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拼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环境越优,动力越强

  吉安市出台《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电子信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完善机制,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吉安市税务部门积极策应,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打造“吉事即办”服务品牌;建立重点企业(项目)税务联络员制,为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税务部门始终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响应企业涉税诉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增值税加计抵减新政策出台后,我们都是第一时间组织专人深入企业宣讲政策,确保税费红利落实到位。”吉水县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局长郭斌说。

  “有难题专人对接、上门服务,优惠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税务部门用精细服务帮助我们有力应对风险挑战。”江西联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元伟说,“公司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的研发资金,在运动相机镜头、车载镜头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有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我们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发展越来越好。”(廖永红 汪润华 吴琦 刘琦莹)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