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南康经开区:改革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江西赣州市南康经开区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要求,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责主业,以完善要素支撑保障为抓手,全力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前9个月,南康经开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7%;完成总产值398.64亿元,同比增速12.85%,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0个,投资总额32.1亿元。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探索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党群服务中心”模式,整合设立14个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区工业园区和家具生产集聚区全覆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凝聚相关区直单位、属地乡镇、管委会和平台公司合力,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家具生产集聚区的运营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围绕全链条闭环审批服务,推动出台《南康区赋予经济开发区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清单》,共承接行政审批经济管理权限17项,设立经开区赋权办事窗口,推动“园区事、园区办”,从源头化解矛盾,最大程度赋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深化“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开发区平台公司主要负责人兼任南康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形成管委会作为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平台公司负责园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维护、投融资等业务工作,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仅今年上半年,平台公司完成投融资12.3亿元,实施基础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约21亿元,充分发挥了管委会的战略引领与资源配置作用与公司的市场化运作的价值,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积极推进扩区调区,打造园区承载能力新高度
为突破园区发展总体空间不足、发展区域不合理、用地指标受限等系列问题,南康区成立调区扩区工作专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结合目前园区用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情况,组织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情况报告、环境影响报告等13项申报材料,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原则,深化调整规划工业园区范围。2024年10月,南康经开区正式完成扩区调区工作,总规划面积1490.46公顷,合计净增8532.52亩,园区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园区项目的承载力有效提升,极大缓解了园区项目供地紧张的矛盾,为加快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优质转移资源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南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索实施“工业上楼”,创新产业空间供给新模式
秉承“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的原则,支持鼓励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参与“工业上楼”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重点发展全区现代家居、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光伏和新能源、低空经济5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目前共有8家国有及私营企业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推进,计划实施10个地块共约235亩土地,建设“工业上楼”厂房面积4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土地利用率提升至200%,有望提前实现亩均效益“倍增”目标。
为提高土地资源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南康全力推进园区企业厂棚就地升级改造,先后在东山官坑、唐江大岭等4个老旧工业园实施老旧工业小区改造提升,其中东山官坑软体家具产业城项目完成签约,占地面积685亩,目前已完成投资9.5亿元,涉及面积69.8亩,工业上楼26.4亩;唐江大岭工业园提升改造项目完成签约,占地面积254亩,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涉及企业21家,有效引导产业集聚,实现土地资源“寸土”生“寸金”,产业空间从“存量”变“增量”。
下一步,南康经开区将锚定改革创新目标任务,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以改革创新成效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开发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作用,为南康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温广海 曾斯清)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