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化旅游

进贤县“两整治一提升”助力农村蝶变

  漫步进贤的村镇,一条条柏油马路直通家门,一座座和美乡村景色怡人,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进贤县将“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抓手,推动农村路域环境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农业特色产业活力迸发,助力广大乡村实现精彩蝶变。

  平整通畅 农村出行更加便捷

  “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我们是打心眼里高兴。以前这里就是水泥路,时间久了就变得坑坑洼洼,你看看现在这路面,既平整又干净,过年的时候,不少回村的人都是赞不绝口。”看着崭新的沥青路面,进贤县民和街道山前村村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Y070林中至青湖公路。 杨春华摄
Y070林中至青湖公路。 杨春华摄

  村民们口中所说的变化,正是进贤县Y070林中至青湖公路“白改黑”工程。该工程起点位于G320迎宾大道,经民和街道山前村、青岚湖特大桥、青湖村,终点位于乡道Y084七罗公路。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线路全长4.218公里,改造完工后,为民和街道、七里乡、前坊镇等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出行提供了良好条件。

  2022年全市“两整治一提升”实施以来,进贤县注重规划引领,坚持质量优先,完成农村公路“白改黑”317.6公里,实现了国省道“白改黑”全覆盖,全县农村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提质扩面,也让村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据进贤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负责人胡进兴介绍,在建设整治过程中,该县围绕“多、快、好、省、全”,力争做到受益人口多、项目见效快、工程质量好、建设资金省、整治要素全,推动农场道路由“窄”到“宽”、由“通”变“畅”、连“线”成“网”。

  “这条路原来破破烂烂,两边的安防工程也缺失了很多。经过这次改造,路基、边沟、水稳、沥青路面、绿化、安防都弄好了,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出行都方便安全了很多。”望着穿村而过的新居至义白线公路,白圩乡金山村村民熊辉勤满是喜色。

  一村一画 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走进进贤县李渡镇松山村委会徐家自然村,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美景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干净整洁的道路,一座座农家院落点缀在花草之间,村民们悠闲地走在村中小道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大家热情高涨,主动集资260万余元,加上各级配套资金,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李渡镇松山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明亮介绍道。徐家自然村以“徐徐不断,诗意徐家”为核心理念,大力实施村庄改造工程,拆除危旧房屋16栋、猪圈180平方米,平整土地13500平方米,优化了村庄空间布局。同时,村里还打造了“茶圃春云”“翠盈蔬香园”“渔舟唱晚”等8个生态景观,将自然风光与村民生活紧密融合,让村民在田园生活中体验“回归自然、享受慢生活”的乐趣。

  徐家村的蝶变只是进贤县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进贤县共建成共同富裕样板村25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7个。该县大力推进村内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和“一整四化”建设,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打出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组合拳”,全力推动村庄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局部美”到“全部美”的转变。

  夜幕降临,进贤县文港镇曾湾村的灯光点亮了古村的夜空。古色古香的牌坊、屋檐、马头墙在流光溢彩的灯光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游客们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中,感受着岁月的古朴与悠然。如约而至的曾湾乡村音乐会更是将古村的魅力推向高潮,台上台下的互动让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曾湾村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发展与保护兼顾,通过修缮历史文物古迹、完善生活服务设施、营造纪念性空间、培育新型业态等措施,以良好的村容村貌塑造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新形象,打造曾湾音乐会品牌,在文旅融合中实现活态传承,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古村今韵。

  富民兴村 特色产业更有活力

  在动物园跟小动物亲密互动、在军博园感受热血军营、在电影小镇实景体验红色文化……春节已过,佐家寨生态乐园旅游热度不减,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去年2月11日开业以来,我们承办了全国少儿书画大会总决赛研学活动和第二届‘军山湖杯’全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邀请赛,累计接待游客量达15万人次,创造营收800万元,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佐家寨生态乐园负责人叶同文告诉记者。

游客如织的佐家寨生态乐园。 杨春华摄
游客如织的佐家寨生态乐园。 杨春华摄

  佐家寨生态乐园位于进贤县前坊镇,总占地面积4000余亩,主要分为生态茶园和佐家寨景区两个片区。项目总投资6.29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佐家寨生态乐园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平台,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探索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蜕变,打造融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亲子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乡村旅游新标地。

  进贤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县多业”的发展思路发展富民产业,持续推进产业提升行动。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强攻重点项目,壮大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提升行动亮点纷呈。

  据进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江谦介绍,进贤县现有军山湖大闸蟹、军山湖淡水鱼、三里黄鳝、温氏养鸡、进贤肉鸽、七里春香柚、富硒稻米、南台米酒等优势产业集群。三年来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新增全国名特优新产品6个、新增“赣鄱正品”6个。

  “三年来,我们共实施农业产业提升项目31个,其中国家产业强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1个,市级产业强镇6个,省市产业园项目4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3个,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项目15个。”江谦表示。

  在位于进贤县民和街道常湖村委会的北良智慧农场,水肥一体化系统正高速运转,对即将翻耕的土地喷洒由粪水发酵后形成的混合沼液。两千亩的土地集中连片,各种农用机械来回奔忙,油菜春管、土地翻耕、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江西北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引进到进贤后,先后在民和街道、池溪镇、白圩乡流转8000余亩荒地、荒山、旱地,进行挖树、推平集中连片改造,使“小田并大田”,并深耕土壤、疏松改良,进行油菜、玉米、花生、芝麻、土豆、大豆的轮茬种植及配套农产品的烘干、粮油加工、冷链仓储体系建设。

  “我们的理念就是把各种技术、资源、人才融合到农业生产当中,实现高效、高产、高收益。在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条件下,试种三季农作物,选择适宜的品种,避开南昌地区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实现平均每人耕种600亩以上。”江西北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吴玉平说。(完)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