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樟树:风劲帆满开新局
樟树市大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樟树港区河西作业区码头,15个千吨级泊位作业繁忙,往来船只络绎不绝,吞吐装卸昼夜不停。
吴城乡塘下村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30多名药农趁着晴好天气,刨土开沟、施肥壮苗,干劲十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药都樟树生机勃发,全市上下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奋战“开门红”。
去年底,针对党员干部思想松懈、状态下滑等问题,樟树市大力开展“弘扬樟帮精神 续写樟树辉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从思想、能力、行动等方面入手,全面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打造“愿干事、会干事、真干事”的干部队伍,以干部作风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作风,提振精气神
“2024年,樟树经济增长迅猛,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宜春前列。”
新春伊始,捷报频传,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去年,该市部署开展以“弘扬樟帮精神 续写樟树辉煌”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务实、诚信、坚韧、团结”的“樟帮”精神要求,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凝聚思想共识,强化责任担当,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同时,该市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干部考核评价导向,对长期在基层一线经受历练、做出成绩的干部及时发现使用,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供更高平台和更大舞台,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去年12月,该市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六个一线”提拔使用干部36人,占提拔重用总人数的90%。
今年1月,樟树市委八届七次全委会提出了打造传统县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市、打造内陆地区服务“双循环”交通枢纽城、打造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各牵头部门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列出重点项目清单,明确建设内容和责任单位,定期协调解决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高速有效推进。
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一股股务实担当之风,扑面而来。

拼项目,汇聚新动能
新春上班第一天,该市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联动开(竣)工暨2025年重大项目推进会,8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涵盖医疗器械、大健康、医药制造、金属家具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达280多亿元。
重大项目从何而来?全市上下各条战线党员干部的拼劲和干劲就是最好的答案。
近年来,该市聚焦“大抓落实、狠抓项目”目标要求,以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为抓手,引项目、聚重点、强保障、增新质,广大党员干部以“抢”的意识、“拼”的锐气大抓项目、多引项目、快建项目,用过硬的干部作风、舒心暖心的服务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不断提升樟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走进樟树市药都科技产业园,新建成的江西成通药业有限公司满眼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厂房一字排开,高端智能的生产设备飞速运转,三三两两的工人各司其职紧张忙碌……
作为一家投资过亿的现代化中药饮片企业,从项目规划到建成投产仅用一年时间。“项目建设期间,政府全程提供服务,让我们能够全速建设、快速投产。”公司董事长敖建青表示,政府营商专员全程驻企服务,帮助协调部门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早见成效。
优良的作风带来更优质的服务,让一批批项目坚定了在樟树落户的信心。去年,该市新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125.76亿元;新拿地工业项目40个,新开工工业项目45个,新投产工业项目30个。

惠民生,凝心促和谐
小香港街区,络绎不绝的人流和统一规划的小吃摊,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四特大道旁,“穿上”新衣的公交站台,装点出千年药都的多彩魅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该市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乡村振兴等,推出一批惠民政策和便民服务,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办事办证等难题,用实招硬招大力推进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春节前夕,为让拆迁群众顺利领到新房,高高兴兴过新年。该市张家山街道精准制定分房方案,组织干部上门解读政策,逐户走访了解需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争取群众支持配合。短短1个月时间,该街道分4批次圆满完成了马堎、双林、薛溪3个村委412户征迁户的安置房分配工作,落实安置住房942套。
为让群众办事“不跑空”,樟树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同步开展错时延时预约服务,在非工作时间为群众办理各项业务。“真没想到效率会这么高,上午在网上交齐申请材料,中午就在政务服务大厅领到了营业执照。”刚刚拿到营业执照的市民竖起大拇指为工作人员点赞,“是他们放弃午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去年,该市化解“登记难”问题楼盘7个,惠及群众2550户;新建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7300个,让群众家门口就能安全用电;取消殡葬服务收费项目40项,实现火化环节全免费;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市内互认,住院、门急诊人次均费用分别下降14%、12.4%;解决欠薪投诉案件145件,为劳动者追讨欠薪2180万元。
一桩桩小事,一件件实事,让群众感受与以往的不一样。党员干部用实干实惠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陈晗 肖龑)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