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江西庐山:“力量下沉·网格赋能”激发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2024年以来,庐山市围绕农村、城市、景区三大重点,着力打造“庐山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品牌,探索形成互联互通、协同共治、多网合一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三全”延触角,将战斗堡垒建成“治理轴心”。全方面精准定格。结合农村、城市、景区实际,按照“规模适度,全域覆盖、便于管理”方式,划分农村网格224个,城市网格42个,景区网格10个,推动网格治理服务“零遗漏”。全链条组织联通。实现乡镇党委书记领题基层治理全覆盖,推动党员小组长、退伍军人等担任兼职网格员,以党员“关键少数”链接农村治理“大多数”。城市领域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让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小区楼栋。依托联合党委,组建“庐山红”片区党支部10个,实现党建网格、治理网格融合共促。全领域结对共建。组织开展“双报到双报告”活动,引导全市3572名在职党员前往基层治理一线报到服务。依托全市机关单位、驻山单位资源优势,打造“红色蒲公英驿站”等服务阵地25个,免费开放停车场等公共场所51个。探索推行“红色帮办”“上门体检”等网格便民措施,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全市10个城市社区和辖区医院利用支部结对平台,为群众提供“送医上门”和“暑期爱心学堂”等精细化服务340余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三强”促提升,将资源要素变成“治理动能”。资源汇聚强合力。深入开展“围庐夜话”“三进三查三转”“党员干部下一线”三大行动,动员205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加入业委会、担任楼栋长。选派300余名党员干部担任景区专职网格员。组建“红色代办”“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伍12支,开展帮办活动283次,服务群众4200余人次。充电赋能强本领。举办“书记领航”中期评估、乡村振兴走村观摩活动,通过“观摩互学+讲演比武”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设置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782个志愿服务岗,引导下沉干部主动认领服务,有效提升网格队伍综合能力。激发活力强担当。针对在职党员干部,将参与社区治理情况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表现突出的干部,在年度考核中单列优秀指标。建立景区专职网格员绩效考核体系,明确景区干部提拔任用需有景区网格服务工作经验。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引领工作,推动97名外卖小哥、快递员主动到网格报到成为基层治理“移动探头”,涌现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九江好人”蔡崇超等先进典型。

  “三力”优服务,将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以“党建服务圈”提升便民服务力。聚焦“全流程、全周期、全年龄”服务工作理念,整合投入各级资金3165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提档升级2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4点半课堂、网格服务点等微阵地36个,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推动解决老年人健康体检、儿童科普阅读等需求13项。以“围庐夜话”议事活动提升矛盾化解力。全覆盖构建“围庐夜话”议事点,打造“围庐e办”线上平台,建成“围庐夜话”党群服务中心,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进社区、进村组,示范带动225名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围庐夜话”活动,调解基层矛盾纠纷401件。建立群众提问、收集提交、后台分配、转办解答、群众评价“一链式”工作闭环,设立300万元民生微事实专项工作经费,办结群众各类问题诉求3916个。以力量整合提升实事办结力。依托联合党委成立科研环保、酒店康养、民生服务、金融保险四个行业专委会,建立“专委会议提建议、联合党委议措施、有关部门合力办、运行专班全程督、驻山单位共同评”的景区公共事务全过程民主机制,通过“小事专委定、专班办;难事专委议、党委干”,解决景区治理难点事项47条。全面推广“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建立“三定三包”(定单位、定人员、定机制,包接单、包办理、包反馈)工作机制,定期晾晒公示工作进展,确保基层事务件件有人管、件件能响应。(熊国辉 帅冬 汪峻)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