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 烟田焕新貌
雨水节气刚过,江西安福烟区就已奏响了春耕备耕的激昂乐章。广袤的田野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着烟农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在今年的烟叶生产中,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广泛应用,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智慧育苗,开启精准管控新模式
走进安福县寮塘乡思塘村的商品化烟叶育苗棚,这里的一切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今年,安福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安福烟草)首次引入智能传感设备、高效数据采集系统及物联网实时传输技术,实现了从“人力看护”到“智慧管控”的华丽转身。
过去,育苗工人需频繁穿梭于各个苗棚,凭借人工巡检来监测温湿度及周围环境。这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还容易因主观判断产生误差。如今,有了新技术的助力,烟站技术人员和合作社育苗户只需轻点手机小程序,就能实时获取各个育苗大棚及周围环境的温湿度信息。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年轻烟农丁建平兴奋地说,“以前种烟育苗靠体力、凭经验,现在有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坐在家里就能掌握大棚里的情况,省时又省力。”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育苗的效率和质量,还让烟农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整管理措施,确保烟苗健康茁壮成长。
标准种植,夯实烟叶生长根基
在安福县寮塘乡冻边村的烟田里,寮塘烟叶工作站站长段史江正指导烟农使用简易烟穴定位器进行烟穴定位。随着定位器的转动,一个个规整的孔洞在薄膜上依次出现,为后续的烟叶移栽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安福烟草的大力推广下,“先定株,再打穴,后移栽”的烟叶生产技术已在全县烟田100%落地。弓式、轮式等简易烟穴定位器成为烟叶生产不可或缺的小工具。“以前种烟打穴全凭感觉,导致烟株间距不均,影响烟叶生长。现在按照‘一定二打三栽’的模式,大田烟叶的均衡性得到了彻底改善。”寮塘乡龙佳村烟农杨建忠说道。
标准化的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了烟株的合理间距,还让烟田的整体布局更加科学,为烟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科技赋能,助力烟农增产增收
“苗好一半收。”烟苗培育是烤烟生产的关键第一步。为高标准推进烤烟播种育苗工作,安福烟草依托烟农合作社,组建专业化育苗队伍,严格落实播种育苗计划,精准实施育苗管理措施。
在育苗过程中,除了智慧育苗技术的应用,安福烟草还组织开展专业化育苗技术培训,明确技术标准和烤烟育苗技术要点,确保卫生消毒、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严格落实到位。烟站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育苗户遇到的问题,确保育足苗、育好苗、育壮苗。

在春耕备耕方面,各烟区从“早”字抓起,早动手、早落实。从去年10月底开始,就启动了深翻、旋耕、土壤改良等工作。烟站技术人员扎根田间地头,指导烟农做好烟田冬翻、施肥起垄和烟垄覆膜等工作,为烟叶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安福县寮塘乡青塘村烟农李九生去年种植35亩烤烟,纯收入10余万元。今年,他扩大种植规模,种了40亩。“烟叶种植是我致富的‘金钥匙’,有了新技术和烟草部门的指导,我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李九生满怀期待地说。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助力下,安福烟区的烟农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春耕备耕和育苗播种工作中。他们播下的不仅是希望的种子,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安福烟草将继续依托烟叶产业,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助力烟农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丁小平 丁教生)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