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委书记肖梓才:充分激发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3月18日,吉水县委书记肖梓才到文峰镇、金滩镇调研推动基层文化场所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工作。他强调,要因地制宜补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因势利导发展文旅新业态,充分激发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书房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文化工程。肖梓才一行先后来到金滩·十里画廊庐陵书房和县人民广场城市书房项目现场,实地察看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和周边环境整治等情况,并就进一步优化提升项目功能品质提出意见。
肖梓才与有关部门交流提出,要彰显吉水文化特色,充分运用现代建筑新理念、新技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推动书房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城市气质相统一,聚力打造高品质阅读空间,营造温馨静雅的书香文化氛围。要坚持为民宗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用好各类公用设施和建筑空间,提升综合利用效率,优化拓展服务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要创新文化服务形式,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特别是针对“一老一小”人群,在放学时段和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城市书房更有内涵、更有温度、更有人气。
吉水县综合文化中心拟建于金滩新区青山路与沿江路交汇处,规划用地面积约47.73亩。在选址现场,肖梓才实地察看了解地块区位、交通、土地房屋征收以及控规条件等情况,并与随行的金滩镇、文广旅、发改、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同志就地块开发强度指标、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前期工作等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商讨解决方案。

肖梓才强调,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的重要职责,也是吉水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短板的发力点和切入点。要找准定位,充分考虑县城市规划布局与人口分布态势,既满足当下所需,又兼顾长远发展;强化文广旅、科技、工会、妇联、团县委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沟通,推动各场馆设施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用好用活公共空间,确保项目建成后最大程度发挥功能。要科学布局,引入先进设计理念与专业团队,精心设计项目功能分区、周边配套以及预留发展空间,合理配置停车场、菜市场、医院、公共交通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先进且富有艺术美感的公共文化空间。要强化协同,做实土地报批、征收征迁、资金争取、手续审批等前期工作,想方设法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用、早日惠及百姓。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吉水县有关部门单位和第三方咨询公司汇报了文旅公司组建、争资争项、庐陵生态文化旅游季活动筹备以及吉水“城市一日游”精品游线策划等工作情况。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汇报发言后,肖梓才指出,文旅产业是惠及民生的“幸福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朝阳产业”。 要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梳理文旅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和市场规模,统筹考虑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任务,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一体推进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游线设计、文旅公司组建和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坚持品质为先。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精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让游客“吃”得开心、“行”得省心、“游”得顺心。坚持项目带动。扎实做好文旅项目谋划储备,全力招引一批优质文旅项目,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增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融合赋能。树牢“旅游+”“+旅游”思维,用好优质文旅资源,做好“农商文体旅”深度融合文章,精心打造旅游“爆点”和网红打卡地,推动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