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把稳“法律脉”讲好“法治书”

  “您看,真烟包装上的薄膜手感光滑,透明度和光泽度都更好……”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现场,江西省鹰潭市烟草专卖局的法规员王磊正为现场群众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自担任法规员以来,王磊总是坚守在法治烟草建设一线,在守法、用法、普法的漫长道路上,把稳“法律脉”,讲好“法治书”。

  执法“质检员”:为案卷上紧“双重锁”

  在一间堆满案卷资料的办公室里,王磊正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厚厚的行政处罚案卷。他时而眉头紧皱,在本子上记录问题;时而拿起一旁的工作台账,仔细比对相关信息。他以《江西省烟草专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为准则,从案件的裁量幅度到案卷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从执法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到执法人员资质是否完备,事无巨细,进行全面且严格的审核。在他看来,每一个案件的执法程序就像是一场精密的接力赛,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检查结束后,执法人员汪强表示:“通过这次检查反馈,我们意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执法过程中一定会更加严谨细致,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

  谈及执法审核工作,王磊说道:“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仅是维护法律尊严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在案卷的褶皱里为程序正义“保驾护航”,为执法的公正严谨把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法律的忠诚与敬畏。

  合同“啄木鸟”:在墨香里捉“隐形虫”

  在合同审核岗位上,王磊默默扎根,用专业和严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他每天的工作,便是与各类标书和合同打交道。这些在旁人看来不过是印着黑字的纸张,在他眼中,却可能隐藏着无数的风险。

  每拿到一份合同,他都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审核,从合同主体资格到条款合法性,从违约责任界定到争议解决方式,他从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这份合同里,关于交付时间的条款表述不够清晰,可能会引发后续纠纷。”在一次合同审核中,王磊敏锐地发现了合同中表述不清的地方,主动与合同相对方进行沟通,在他的努力下,双方明确了交付时间,并将其严谨地写入合同。

  在他看来,任何一点模糊不清的表述,都可能成为日后争议的导火索。“只有把审核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真正为企业规避风险。”王磊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24年,王磊共参与审核标书30份、合同90份,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在合同的墨香里,耐心地捉出每一只“隐形虫”,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企业的合法权益。

  普法“说书人”:用法条串起“生活戏”

  “要是买到假烟,千万别吃哑巴亏,直接找商家退换。要是商家耍赖,咱们就拨打12313举报电话,让相关部门来处理,绝对不能让这些黑心商家得逞。”“宪法就像法律家族里的大家长,不管是刑法、民法还是行政法,都得听他的。”

图为王磊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图为王磊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活动现场、在校园、在社区,王磊总是带着热忱奔赴。他手中那份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单,纸张虽薄,却承载着厚重的法律知识,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只有贴近生活的质朴话语,讲买卖中的公平公道,道学生成长的守护规则。他用辛勤的汗水将法律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让法治意识在日常点滴里生根发芽。凭借着这份执着与努力,王磊被鹰潭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评为鹰潭市“八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

  在法治烟草建设的道路上,王磊始终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法律的边界,用真心传递着法治的温度。

  他是那个在堆满案卷的办公室里,为执法公正严格把关的“质检员”,不放过任何可能损害法律尊严的瑕疵;是默默扎根合同管理岗位,为企业发展排除隐患的“啄木鸟”,让每一份合同都成为坚实的保障;也是在街头巷尾,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为群众驱散法律迷雾的“说书人”,让法治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

  用平凡铸就不凡,以热爱诠释担当,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样默默坚守的人,让我们看到,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温暖的守护。(张愉雯)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