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九江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西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在江西省属高校的发展征程中,九江学院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内涵建设、持续融入发展大局,连续三年在省属高校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等次,彰显了其作为省属应用型高校“排头兵”的办学实力与鲜明特色。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综合考核工作,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综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校综合考核工作。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每年专题召开综合考核工作动员会、调度会、研讨会,针对落实考核工作的方案、路径、策略进行交流研讨和部署调动。2022年以来,学校每年持续跟进省属高校综合考核整体设计,对标省委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订完善校内年度综合考核办法,针对二级学院(科研机构)、党政管理机构、教辅部门三大系列四类对象开展分类考核,注重考核评价的科学性、真实性、精准性,不断健全完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挥好考核的“风向标”和“导向仪”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24年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性突破,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该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江西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九江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2024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3353”战略部署,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校党委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校领导带头为干部师生讲思政课、讲党课,广大师生拥护“两个确立”更加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全校各级党组织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题主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聚焦“提升层次、提升质量、提升能力”,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2024年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各1个;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经验成效被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等媒体报道。

  聚焦内涵发展,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学校聚焦内涵建设,坚定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学科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化学学科获批省“十四五”一流学科潜力发展学科,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0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省级四星级专业7个。学校与上海理工大学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成立九江学院泰国孔敬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心,已独立、联合、合作培养研究生513人。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7门;获批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点14个;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761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广告艺术、化工设计等重要大赛中均曾获最高奖项。学校还获评“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毕业生留赣就业工作先进院校”。

  学校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斐然。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1项、省部级项目366项;获得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编撰出版《九江地域文化丛书》等系列丛书,创建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连续举办十五届“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成功举办世界名山、陶渊明、陈寅恪等学术会议,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坚持应用型办学,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坚持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构建起与省市重点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石油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集群。同时,推动师资队伍向“双师双能”转变,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1.02%。选派教师赴世界100 强高校进修访学,柔性引进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专任教师博士比超过 35%。此外,学校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布局成立了有机硅新材料、现代文旅、智能制造等10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其中入选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2个、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5个和国家级科技小院7个,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互动双赢的实体性协同育人平台。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助力地方发展,社会服务彰显担当

  学校全面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出台“服务九江经济社会发展20条”,大力推进“十百千”社会服务工作体系;与九江市经开区、瑞昌市、武宁县等县区开展战略合作,组织实施37个扶贫技术项目,派遣省、市科技特派员100人次助推省市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硅新材料等产业学院协同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揭榜九江市首届科技重大技术需求项目7项,“揭榜挂帅”项目数量和经费均位居全市第一。深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地方合作共建科技园芳兰分园、濂溪数字九江学院科技园;大学科技园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学校获批第二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切实担当服务社会使命。学校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的东山村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精准帮扶的武宁县鲁溪镇双新村先后荣获“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大力支持配合九江市承办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荣获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志愿者贡献奖。

  九江学院连续三年获得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未来,九江学院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吴燕)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