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赣州赣县区储潭镇: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更“清明”

  清明期间,迎来祭扫高峰。随着绿色祭扫理念普及,“鲜花换祭品”“代客祭扫”等文明祭祀方式渐成主流,传统焚烧纸钱习俗正悄然转变。在赣州市赣县区储潭镇公墓区内,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早早就位,摆放整齐的鲜花在晨光中散发着淡雅的芬芳。当居民携带香烛、纸钱、烟花爆竹等传统祭品经过时,文明志愿者主动上前,推广文明祭扫,以鲜花兑换传统祭品。

  “鲜花换祭品”获点赞

  “鲜花换纸钱这一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达到了我们思念亲人的效果,又达到了环保的要求。”上山扫墓的储潭镇居民刘阿姨对今天的活动表示肯定。据了解,储潭镇开展“鲜花换祭品”活动已持续多年,志愿者都乐于参加这一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强化宣传引导,政府提前采购了鲜花,在现场宣传文明祭扫的意义,王阿姨回忆道,十几年前扫墓结束时满身纸灰,现在用鲜花既安全又环保

  在公墓区内,多处位置悬挂着“鲜花祭祀一样寄托哀思”等宣传标语,不少居民表示能够接受。储潭镇志愿者介绍:“今年不少人主动用纸钱等物品换取鲜花”

  储潭镇副镇长曾启海说,进入3月中旬,储潭镇各村居便纷纷开展移风易俗“敲门行动”,倡导居民、村民扫墓时不使用冥币和纸钱。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发放宣传单页3600余份,兑换鲜花2000余束。

  守园见证祭扫变迁

  在储潭镇公墓区,有一位坚守的“守园人”——潘其正。自公墓建设伊始,他便在此工作,每年的清明前后,他都带头值守在一线,守护园区平安。

  “清明时节天干物燥,以前烧纸祭扫的人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意外。”。为此,他常带领护林员提前制定防火预案,在墓区重点区域增设灭火器材,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守护园区安全。

  这么多年来,他见证了祭扫方式变化:“以前几乎人人都烧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花祭扫,甚至在网上寄托哀思。”

  “今后,我们将延续“鲜花换祭品”等活动,持续深化文明祭扫工作,并将充分采纳居民意见,探索更多移风易俗创新举措,让文明新风为传统节日注入温暖而深远的精神力量。”镇长黄毅表示。(黄达玉)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