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暨历代江西诗人名家名篇方言诵唱会”在进贤精彩上演
春风作序,诗韵启程。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4月19日晚,“江西诗派暨历代江西诗人名家名篇方言诵唱会”在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故里——进贤县精彩上演。

此次活动由江西文化研究会、《当代江西》、中共进贤县委宣传部主办,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贤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进贤县文联承办,江西圆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市邹氏农耕笔庄、江西省爱悦读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市音协琵琶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诗国江西诵唱团倾情呈现。江西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朱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新华社江西分社分党组成员张敏,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晓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三级调研员万波,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艳国,南昌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细嘉,江西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政、詹斌,江西省聚仁堂集团董事长胡乐平,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何建洋,进贤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保庚,进贤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宽,进贤著名乡贤何大年、何大愉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文化志愿者、诗词爱好者近200人共同见证了这一诗意之夜。
本次诵唱会以“方言+经典”的创新形式,遴选江西诗派及历代江西诗人代表性诗词篇章,由来自全省各地的朗诵者用地道方言进行演绎,内容跨越唐宋元明清,融合现代诵读艺术,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与乡音回响。活动现场,不仅有方言朗诵、古典音乐、书法书写等艺术展演,还添加了少年诵读与现场互动吟诵环节,增强了大众参与度与文化亲近感。
在诵唱会正式开始前,朱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朱虹表示,方言承载着地域记忆,是文化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乡音诵读古韵,不仅能拉近人们与经典之间的距离,更能激发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强调,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把江西诗派这样的文化瑰宝传播出去、活化起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更多青少年了解家乡、传承诗脉,让江西的文化“根”更深、“魂”更强、“声”更远。
诵唱会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河南方言演绎出诗圣的沉郁情怀;曾几的《苏秀道中》、姜夔的《鹧鸪天》、晏几道的《临江仙》、黄庭坚的《黄几复》等名篇佳作,依次由赣州、南昌、九江、鄱阳、进贤等地方言诵出,不仅让观众在乡音中重温诗意江西的辉煌文脉,更激活了江西本土方言的文化价值。特别是来自抚州的四位小学生用黎川方言诵读曾巩、王安石之作,让童声与古音交相辉映,成为当晚温馨亮点。
活动还特别邀请著名旅日书法家、江西省首批文化使者熊峰现场书写“谷雨”二字,用产自进贤文港镇的毛笔挥毫泼墨,展示“千年笔都”的匠心传承,也让传统书法艺术在地方特色中焕发新生。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地,方言是我们与故土联系的脐带。”活动策划者、中华古诗词公益推广人黄谦表示,本次诵唱会旨在用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传播江西诗派的文化精神,挖掘并重构方言的文化传播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活力。
诵唱会既是一次以诗会友、以声传情的文化盛宴,也是一次以方言为媒、以诗词为魂的创新探索。通过这场“乡音中的诗意江西”,让诗词走出书卷、走入大众生活,也让更多人认识并热爱江西深厚的诗教传统与文化底蕴。
未来,江西文化研究会将推动更多“文化经典传承”活动走进校园、社区、文旅场景,探索数字化、视频化、国际化传播路径,让江西诗意江山“声”动世界。(完)
责任编辑:徐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