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举办“红色家书”读书分享会
近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江西工程学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诵读红色家书 感受信仰力量”主题阅读活动。

为发挥图书馆丰富的 “红色资源”,引导师生在“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江西工程学院图书馆联合校团委在仙女湖校区图书馆举行了 “红色家书” 读书分享会活动,学校5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服务队的师生代表与会。
活动现场,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于永清,图书馆馆长彭林华等领导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诵读了红色家书,从中寻找革命精神、意志、情感的源泉。
于永清对同学们的心得分享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同时回顾了自己参观方志敏同志工作、生活的地方所感,全面介绍方志敏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坚持真理等伟大精神,强调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当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使命,并要求同学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努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四有”的时代新人。
图书馆馆长彭林华在致开幕词时指出,“红色家书是革命英烈曾给他们的爱人、亲人留下的珍贵家书,承载着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品读红色家书,不仅是要求我们铭记英烈,更是要在新时代勇担责任,坚定信念。希望各位同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分享会上,6名学生代表纷纷发言,带领大家揭开藏在《可爱的中国》中尘封的记忆,品读方志敏字里行间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与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期盼。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家国情怀和坚毅不拔的崇高精神,同时表示将会把方志敏同志的精神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 2024 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1班赖艳感慨道,“我们的中国就应该是这样:‘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方志敏是一位因心怀信仰而无所畏惧的‘斗士’。他虽身陷囹圄,但依然坚定地继续为人民的命运奋斗。方志敏描述的‘可爱的中国’,让每一位读者为之动容。”
“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殚精竭虑、勇于牺牲,让中国从孱弱到自立,从凋敝到振兴。如今江山如画,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我们已不必经受前人所经历的忧患与苦难,但是爱国与奋斗的青春主题不变。”语言与传播学院2023级商务英语本科二班潘蕾有感而发,“今天我们重读红色经典,就是要在字里行间读懂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受撼人心魄的信仰,激发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在新征途上创造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这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传承。”
江西工程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邹亚卿到会点评时说,“书籍是穿越时空的智慧,是照亮未来的明灯。打开一本好书,就是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让我们以书为伴,以读为乐,在文字间丈量世界的广度,在书香中积淀生命的厚度。” 她还提到,校图书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开展 “红色家书” 活动,传递红色精神。学校以诵读的形式,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阅读国学经典能力。
期间,全体参会人观看了纪录片《信 中国》,见证了朱德元帅在家书中对革命的信仰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诵读了方志敏笔下《可爱的中国》一文节选。
语言与传播学院陈年华同学感慨道,“这次‘红色家书’分享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家书中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对家人的思念,对革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憧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活动对我们进行了很好的理想信念教育,感触颇深,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引导了全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时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畅享时代主旋律。今后,江西工程学院图书馆将持续开展此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观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彭林华)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