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上岸双一流 九江学院这个“学霸小组”值得抄作业
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结果陆续揭晓,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 A2141 班传来捷报:一个由7 名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全员成功上岸,被双一流高校录取!陈劲强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王骥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张承毅、雷帆、曾锦荣、吴建军、曹军涛则携手踏入福州大学。他们的奋斗故事,是青春拼搏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段携手并进、共赴梦想的动人篇章。
途有好伴,不觉路远
故事的起点,是大二春意盎然的一个午后。在班主任沈显波老师的鼓励下,A2141班的同学们纷纷组建“学习小组”,陈劲强等7位同学也在那时走到了一起。他们以“考研上岸”为共同目标,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更高学业的追求让他们一拍即合,迅速形成了强烈的学习共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那一刻起,他们就踏上了这段并肩作战的考研征程。
备考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焦虑与自我怀疑时常如影随形。每当有人因模拟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时,其他人便会放下书本,倾听、鼓励、安慰。大家分享励志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递信念——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终将迎来曙光。
紧张备考,砥砺奋进
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打破清晨的宁静。对他们而言,那是一天奋斗的号角,也是考研战场上的冲锋令。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简单洗漱后,他们背上沉甸甸的书包,奔赴图书馆。此时,校园还笼罩在朦胧晨雾中,路灯的微光与未褪的星光交织成一道光亮,为他们照亮前行的方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时间:清晨,陈劲强和王骥便开始默背英语单词,在朦胧的晨光中与密密麻麻的词汇展开角力;上午时间由数学与专业课“瓜分”,他们或沉浸于公式推导,或钻研专业理论;午后稍作休整,便再次投入政治复习与重点攻坚。
在枯燥难记的政治知识点面前,常有人苦恼抓耳,这时小组成员会分享各自的记忆技巧,把枯燥理论变成顺口溜和有趣的口诀,笑声驱散了困意,也点燃了学习的热情。到了夜晚,万籁俱寂,张承毅和雷帆仍在台灯下总结一天所学,查漏补缺。他们以日复一日的坚持,坚定踏上逐梦之旅。
终于,在“痛并快乐着”的备考岁月后,随着录取结果陆续公布,他们迎来了这段旅程的光辉收官。
师语润心,暑礼消夏
蝉鸣阵阵,热浪滚滚。暑期的校园虽略显安静,却因为那一群怀揣梦想的考研学子而充满希望。在酷暑中,他们选择留校奋战,于书海中乘风破浪,执着逐梦。
图书馆、自习室,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汗水湿透衣背,曹军涛和吴建军却依旧全神贯注于复习。面对堆积如山的资料、日益临近的考试与未知的挑战,压力与焦虑愈发沉重。而炎炎夏日,更增添了几分烦躁与疲惫。
就在这关键时刻,老师们带着满满的关怀走入了他们的世界。以“师语润心,暑礼消夏”为主题的座谈会悄然开展。座谈伊始,老师们坦诚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与复习心得,从复习节奏的安排,到心理调适的策略;从重点科目的复习技巧,到考试应对的注意事项,面面俱到、深入浅出,为同学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此外,为让大家在酷暑中能更舒适地备考,老师们贴心地准备了“暑期大礼包”:清凉风扇、解暑饮品、提神文具……每一份礼物都饱含着浓浓的关爱和真挚的祝福。
带着这份温暖与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相信,有老师的关怀,有彼此的支持,也有自身的不懈奋斗,必将战胜困难,实现梦想,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耀与希望。
学霸考研上岸小秘诀
这个“最牛考研小组”不仅有情谊,还有干货!他们毫不吝啬地分享了备考秘籍。
陈劲强:规律作息,高效基础。“我每天6点起床,23点前入睡,中午午休半小时。充足睡眠让大脑时刻清醒,学习时全神贯注,下午和晚上也能稳定输出。”
王骥:笔记巩固,串联知识。“每科都准备专门笔记本,用不同颜色笔标记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定期复习笔记,知识不断巩固,还能串联成知识网,方便记忆和运用。”
雷帆:错题整理,精准提分。“将错题分类,分析错误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针对问题回归课本或查阅资料,强化学习。定期回顾错题,同类错误不再犯,成绩稳步提升。”
张承毅:时间规划,有条不紊。“用APP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精确到每小时,为不同科目分配时间,还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按计划执行,学习任务高效完成。”
吴建军:良好心态,坚持到底。“备考压力大时,我会跑步、听音乐放松,或和朋友倾诉。告诉自己考研是持久战,一时困难很正常,积极心态让我全程高效备考。”
曾锦荣:吃透真题,掌握规律。“近十年真题反复做,分析命题规律和考点分布,总结答题技巧。从真题出发拓展知识点,加深理解。考前模拟真题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曹军涛:资源整合,少走弯路。“目标院校官网找大纲、参考书目,关注考研博主获取资料。加入学习小组共享信息,向上岸学长请教经验,高效利用时间和资源。”
心怀感恩,继续出发
回首这段并肩作战的日子,他们心中满是感恩。感恩学校、学院创造的良好环境,感恩老师给予的悉心指导,感恩小组成员在困境中的陪伴与支持,感恩彼此的鼓励与包容。这段共同奋斗的时光,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研究生的入场券,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友情。带着这份感恩,他们将继续勇敢前行,在新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而那份学习小组里的温暖与情谊,将永远是他们前进路上最坚实的力量。
最牛考研小组”的成功,不是偶然。那些与星辰作伴的深夜,被咖啡浸透的草稿纸,无数次自我怀疑后依然坚定的重启……考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个相互扶持、咬牙坚持的瞬间,在时光长河里汇聚成的破晓时刻。汗水浇灌的日子,终将绽放成属于他们的荣光。(完)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