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作风建设赋能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日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九江市柴桑区中医医院定点合作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九江举行。医院充分发挥省级龙头中医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帮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这也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开门办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岐黄之道,仁心为本;开门纳谏,服务为民。”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 “开门办学习教育” 为引擎,将作风建设与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紧密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通过广纳民意、精准施策,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书写了一篇 “以民意为笔,绘服务新篇” 的生动答卷。
广开言路纳民意
为精准把握患者和职工需求,医院主动向社会发布《关于广泛征求民生实事意见建议的启事》,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院内意见箱等线上线下多渠道,搭建起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启事一经发布,便得到热烈响应,患者、职工纷纷建言献策,一条条宝贵建议如涓涓细流汇聚而来。
医院要求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开展广泛调研。他们走进门诊大厅,与排队候诊的患者亲切交谈,倾听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痛点与需求;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了解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患者反映:“每次来医院取药,都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实在太耗费时间了。” 职工提意见:“电动车棚充电桩少,还堵住门诊大楼路口,不仅充电难,连正常通行都受影响。” 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成为医院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收集到的众多建议中,涵盖加强医院建设、改善办院条件,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有网友建议挖掘医院空间潜力,增加院内停车位;提议引进面包烘焙店、咖啡店等生活餐饮类经营零售店;希望改进空腹检查或治疗时间,方便上班群体等。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群众对医院服务提升的殷切期望。
靶向发力办实事
医院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迅速将切实可行的内容转化为为民办实事清单,明确责任部门与完成时限,以“钉钉子” 精神全力推进落实。
针对取药难问题,医院开通智慧药房,引入自动化设备实现药品快速调配与发放,患者取药时间缩短至十几分钟。同时开展中药代煎快递邮寄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收到煎制好的中药。一位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感慨道:“现在取药又快又方便,不用再在医院耗时间,中药还能直接寄到家,真是太贴心了!”针对停车难题,医院挖掘院内停车位潜力,启动就诊两小时免费停车服务,并在西湖院区开设南门出入口。曾经因停车不便多次推迟就医的李女士,如今轻松驾车来院:“现在停车不费劲,还有免费时段,来医院看病方便多了!” 职工电动车棚整改也提上日程,重新规划场地、增设充电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此外,医院还在住院部一楼打造融休闲、阅览、会客、茶饮一体的书茶吧,为患者和家属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岐黄薪火传四方
作为省级龙头中医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动扛起使命担当,积极投身中医药强省建设与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院与多个基层中医医院签订合租协议,开展医疗帮扶,通过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模式,推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落地。医院还积极开展义诊与科普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全省各地开展大型义诊活动40 余场,为万余名群众提供免费中医诊疗、健康咨询服务。在义诊现场,专家们运用望闻问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方法,为患者开具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此外,医院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0余场,走进中小学课堂,通过趣味讲座、中药材辨识、中医保健操教学等形式,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也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为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医院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持续攀升,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涨,医院上下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树品牌” 的良好氛围。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将继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深化“开门办学习教育”成果,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不懈奋斗。(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