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回收废旧地膜 增添绿色动能

  “残膜田间碍土香,回收举措绽新光;田园自此添清景,绿色生机韵更长。”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地膜覆盖技术因其保温、保墒、抑草等优势,在烤烟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大量废旧地膜若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土壤健康,还会造成“白色污染”,威胁生态环境。

图为高田镇岩岭村烟农正在田间捡拾废旧地膜
图为高田镇岩岭村烟农正在田间捡拾废旧地膜

  “早年,烟叶采收完,废膜到处都是,风吹得满天飞,挂在树上、堵在渠里,埋在地里多少年都烂不掉,影响下茬作物,看着就闹心!”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高田镇大秀村烟农付永居指着田埂边刚清理出的一堆废旧地膜,道出了许多烟农曾经的困扰。  

  石城县作为江西省的烟叶大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对保障烟叶质量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残膜越积越多,局部地区“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近年来,石城县烟草专卖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引领广大烟农走资源、节约、环保良性发展之路。通过补贴的方式回收废旧地膜,调动广大烟农主动捡拾废旧地膜的积极性,促进了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有效治理了乡村生活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环境、守护了耕地,形成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新摸式。

  为规范废旧地膜回收流程,石城县烟草专卖局采取“政府组织、烟草补贴、烟农捡拾、合作社回收、企业处理”的模式开展地膜回收工作。烟草合作社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或多个临时回收点,烟农将捡拾好的地膜及时全部运输到回收点回收。

  为确保烟田废旧地膜能够100%回收,石城县烟草专卖局一方面将废旧地膜回收率与烟农下年烟叶种植计划挂钩,如果废旧地膜回收不彻底或没有回收的,下年将扣减种植计划或取消种植计划;另一方面与驻村烟技员绩效工资挂钩,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检查发现那个村废旧地膜回收不彻底,将按面积扣减责任烟技员当月的绩效工资。

图为企业人员正在把回收的废旧地膜进行装车调运
图为企业人员正在把回收的废旧地膜进行装车调运

  石城县烟草专卖局自2016年起就开始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工作,采取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利用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烟农、烟草合作社及种烟村委会进行宣传动员,将废旧地膜对土壤及农业生产的危害,回收废旧地膜的目的意义,回收措施,回收地点及时间、补贴标准等内容详细地告知烟农和合作社,调动广大烟农捡拾回收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及农业、环保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地膜回收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有利条件。

  自2016年以来,石城县烟用废旧地膜回收率均达到100%,截至到2025年,石城县烟草专卖局累计回收废旧地膜1800余吨,投入补贴款300余万元,切实增加了烟农收入,有效解决了废旧地膜污染问题。

  据了解,企业将废旧地膜回收后,经过破碎、漂洗、热熔等工序,化身为再生塑料颗粒,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生产、农业灌溉设施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从“污染源”到“再生资源”的华丽转身。

  “石城县烟草专卖局将持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标准、强化监管,全力将烟田废旧地膜100%回收,探索更高效的地膜使用与回收模式,让废旧农膜真正变害为利、变弃为用。”石城县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夏天表示

  从令人头疼的“白色污染”到炙手可热的“再生资源”,石城县烟草专卖局通过政策引领、体系构建和科技支撑,成功解锁了废旧地膜的“重生密码”,不仅解开了束缚土地的“白色枷锁”,更在广袤的田野上,编织出一条充满希望的绿色农业新链条。(温昌恭)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