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车轮旁的“生意经”

  清晨5点,320国道贵溪段已响起货车的轰鸣。路旁“路德轮胎”的卷帘门早早拉开,陈路德拿着扳手蹲在一辆半挂车旁,妻子王秀则利落地将刚蒸好的馒头装进保温箱。“跑长途的师傅就图口热乎饭。”她利落地扣上箱盖,袖口还沾着面粉。

  四年前那个30平米的铁皮棚,如今成了司机们嘴里的“老陈家”。补胎加水能解燃眉之急,热饭热茶可暖辘辘饥肠,就连家长里短的闲聊,都让这方寸之地成了国道上的“暖心驿站”。

  扳手拧开致富门

  2021年,曾在汽修厂打工的陈路德敏锐察觉到320国道贵溪段的车流量非常可观,尤其是重型货车,络绎不绝。看着前后三四公里都没有修车的地方,他咬牙凑了点钱,盘下国道旁一个30平方米的铁皮棚,支起“专业补胎”的招牌。

  创业远比想象艰辛。盛夏时,地表温度接近50℃,铁皮棚像蒸笼;寒冬里,站漏风的铁皮棚内,陈路德洗个手都得哆嗦。

  “那时候,补一个胎收30元,也就挣个辛苦钱,好在坚持下来了!”陈路德站在翻新重建的店里回忆道。

  图为贵溪烟草员工在店内协助修车清理
图为贵溪烟草员工在店内协助修车清理

  货架码出增收道

  2024年,江西省贵溪市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贵溪烟草”)在推进“农网终端建设”时,发现了这家汽修店。

  “陈老板,你这儿要是能卖烟,司机就不用囤货跑长途了。”客户经理俞建华指着满地的烟头说道。夫妻俩茅塞顿开,他们将修车铺东面二十来米处的一间小店租下来,改造成小卖部,还办了个烟草证,找家里长辈帮忙看店。

  “老陈,后胎扎钉子了!”“来条烟加两瓶红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夫妻俩渐渐摸出门道——跑长途的师傅们要的不光是修车,更是一站式解决行车路上的各种需求。

  贵溪烟草的“智慧终端”系统也让小店如虎添翼。入网后,客户经理俞建华帮助小店装上终端收银系统,手把手教这家人操作扫码结账、数据查询。王秀通过扫码分析销售数据,发现司机们最爱买便携小零食和提神饮料。掌握需求商品后,她立即调整货架,把肉干、功能饮料这些热销商品备得足足的。

  灶台留住回头客

  “跑长途的师傅们最盼的就是路上能扒拉口热饭热菜。”在客户经理指导下,夫妻俩将小卖部升级成“多功能服务站”:提供热水、增设微波炉,还支起两张折叠桌当临时餐区。后来修车铺隔壁店面空置出来,王秀干脆盘下开始做快餐。“汤面、盖浇饭这些‘性价比高’的食物最受欢迎,现在店里一半以上都是回头客,很多司机哪怕不修车,路过也会下来吃点热饭菜、接壶热水!”王秀的厨艺也找着了用武之地。

  图为陈路德夫妇的修理店和快餐店
图为陈路德夫妇的修理店和快餐店

  从“铁皮棚”到“三合一”服务站,夫妻俩的奋斗轨迹映照着勤劳致富的脉动,年收入也从五万元跃升至二十余万元。

  “咱这店就像轮胎上的花纹,”陈路德用满是油污的手比划着,“看着不起眼,可少了它,车就跑不稳当。”灯光下,刚出锅的饭菜香气四溢,又一辆货车打着转向灯缓缓靠边……(万娟萍)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