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投遂大高速:交旅融合造就“诗与远方”
以路为线,以景为点,“服务区+景区”两大圈层整体协同发展……如今,由江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造的江西省重点工程遂(川)大(余)高速以“快进慢游”方式,探索交旅融合新样板。

“高速+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遂大高速公路将沿途散落的赣江源头、阳明湖4A级国家自然保护区,还有草林红色圩场、清湖红色教育基地、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遂大高速合理设置旅游标志标识、服务区设置当地旅游元素等,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心的出行体验。
如今,露营已成为大众休闲的新宠,而阳明湖服务区提供丰富的露营选择,包括星空房、房车营地以及帐篷屋等多样的设施,使得这里成为了体验露营生活的绝佳之地。
为助力发展文旅产业,遂大高速积极探索“交旅融合”模式,在阳明湖服务区的收费站口设置了一块11248平方开放式的停车、充电和露营的场地,能向社会提供丰富的露营体验,还能通过专用通道进入服务区消费等,为社会提供独特的自驾文化。
“这里生态很好,很受大家欢迎,遂大高速通车后,大湾区人民来江西多了一条大通道。”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当前,遂大高速公路已设置阳明湖、大余西、遂川西等6个收费站,这些出口既考虑了民众出行的需要,更考虑民众便捷地进入周边景点。高速公路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游客下得去、群众上得来、农产品运得出,有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交通+旅游”发展的新典范。

“高速+文化”,融入地域文化“风景道”
在沿线隧道洞门上妙手绘丹青,将赣南红色文化和当地风景以更鲜明的姿态展现出来,地域元素“植入”遂大高速沿线。
文昌隧道洞口,浓墨重彩,赣南第一高峰--齐云山、上堡梯田的形象以彩绘形象就跃然墙上,鲜活、跳跃的色彩画出了赣南壮丽画卷;崇义阳明4A景区门口的阳明桥墩融入王阳明元素,在桥两侧又大气磅礴的大山展示;上犹联群隧道将上犹的牌坊文化、茶文化和当地的旅游景观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地域专属性……遂大高速路线所经的吉安和赣南苏区,是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桥梁。遂大高速结合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趋势,对隧道洞门墙进行了彩绘美化,设计中渗透客家、当地景观,将高速公路作为沿途地区“景观文化”透视“窗口”。
匠心独运,在景观设计处理上尽量做到源于自然,将隧道洞口自然景观与周边地域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使隧道洞口景观更具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通过对洞口进行色彩、材质、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等处理,增加隧道洞口的可识别性。特别是驾驶员在连续行车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与疲劳感,恰到好处的隧道洞口景观能从色彩或造型上给驾驶员为之一振的视觉冲击,消除驾车视觉疲劳,增加驾车的轻松度。
项目坚持带绿施工、以路串景、路景结合,巧妙融入地域特色、人文景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处处有看点、步步有景观。
一条路激活一片景,驱车行驶在遂大高速公路上,既能感受高山平湖的壮观,又能感受此山大别于他山的秀丽,一路美景数不胜收,真正享受“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体验。(宁儒)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