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力同行谋发展 “联”动乡村焕新颜
章江潮涌夏意盛,蝉鸣蛙鼓伴骄阳。丫山的竹海翻涌碧浪,黄龙镇的茶园染就翠色,梅关古驿道的百年樟树洒下浓荫……乡村振兴焕发的新景象扑面而来。近年来,大余县烟草专卖局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群众“急忧愁盼”问题,用真心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精准帮扶,点亮零售户“致富灯”
大余县烟草专卖局始终将困难零售客户的冷暖放在心上。工作人员深入大街小巷,走进每一家店铺,与客户倾心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经营难题和实际需求。通过细致入微的走访调研,建立起了完善的帮扶零售户信息档案,为后续开展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青龙镇国道旁“洪福商行”的店主黄志强夫妇来说,大余烟草专卖局的帮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由于夫妇俩均为残疾人,店铺多年未曾翻新,陈旧杂乱的店面让生意十分冷清。大余县烟草专卖局得知情况后,迅速组建“点亮星火”改造团队,不仅为其更换货架、翻新招牌,更引入“数字门店”系统——安装智能收银设备、库存管理终端和电子价签,手把手教夫妇俩使用手机APP查看销售数据、盘点库存。“现在一扫商品码就能结账,库存不够了系统还会提醒,连进货都知道该进多少。”黄志强指着收银屏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月盈利明显增加了许多,这‘智慧小店’真是帮我们算清了‘明白账’!”

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智慧站”
在青龙镇元龙村,零售户李娟的“便民超市”曾因经营模式传统,客源流失严重。大余县烟草专卖局调研后,将其纳入“农网终端数字化升级”试点,量身定制改造方案:不仅升级店面形象,更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引入快递代收系统对接邮政网络,村民凭取件码就能在店内领取包裹;设置“助农直播间”,李娟通过大余县烟草专卖局帮扶工作队培训的短视频技巧,每周直播带货当地板鸭、笋干等特产;搭载水电费代缴等便民功能,让小店成为辐射周边5个自然村的“数字服务中心”。
“现在每天光快递就有七八十件,直播间一场能卖出100多只板鸭!”李娟翻着手机后台数据感慨,“烟草局的小王不仅帮我装系统,还带着电商老师来村里讲课,教我们用‘云货架’展示商品。你看这电子屏上,外地客户扫码就能下单,比以前挨家推销省力多了!”如今,李娟的小店日均客流量从50人增至150人,带动周边3户农户专职供应农产品,年增收超4万元。
延伸服务,架起农产“畅销桥”
农产品销售难一直是困扰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大余县烟草专卖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帮扶客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叶香妹是大余县烟草专卖局的帮扶客户,丈夫去世后,家庭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女儿上学、父母生病,生活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在大余县烟草专卖局的帮扶下,她的小店经营逐渐走上正轨。然而,家中300多斤凉薯滞销又让她陷入了困境。客户经理刘颂宝得知后,立即行动起来,先是通过微信群发动亲朋好友和同事购买,短短两天就销售了230多斤。随后,他又四处联系,找到了县城经营水果生意的零售户王全忠,成功将剩余凉薯卖出,解了叶香妹的燃眉之急。叶香妹感动地说:“刘经理,每次遇到困难,你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帮我们渡过难关,真的太感谢了!”

章江水滔滔东去,奔涌的不仅是岁月长河,更是大余县烟草专卖局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步履。从街巷小店的精准帮扶,到数字农网的创新实践,再到农产品产销的暖心搭桥,他们以实干书写担当,用智慧点亮希望,让振兴的种子在大余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展望前路,大余县烟草专卖局将永葆为民初心,以更开阔的视野探索助农新路径,以更创新的举措激活乡村新动能,持续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行,奋力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时代新画卷。(夏桂芳)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