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县:文化导师引领哈工大学子下乡实践行
7月9日,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宣讲导师、井冈山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黄志兴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星火拾光实践队学子共同走进吉安县永阳镇开启了一场社会实践之旅,在田野间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在蜜柚林中,黄志兴导师和青年学子们一起调研蜜柚种植产业,“大家看,这片果园不仅是‘经济林’,更是‘生态林’——既带动农户增收,又美化了村庄环境。”在农户家里,黄志兴导师与农户开展访谈,了解种植技术、蜜柚产量、市场销售、品牌建设等情况,详尽记录种植户目前的问题和需求。
离开蜜柚园,师生们走进江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墙上的“积分超市”兑换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维护村庄卫生、践行移风易俗等方式积累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用村民易懂的方式培育文明乡风。”黄志兴导师说道。
座谈会上,江南村支部书记胡乾元向师生们介绍从2012年至今,蜜柚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到1100余亩,2024年,商品果产量60余万斤,销售额240余万元,分红88万元,村集体经济达120万元。黄志兴导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吉安县的红色历史和传统文化,从提升改进种植技术、开发深加工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积极运用媒体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并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漫步在永阳镇中洲岛旅游度假村内,实践队调研了特色民宿、户外活动基地、非遗手工等项目,让师生们对永阳镇农文旅融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实践队队员与导师热聊了一路,分享对提升中洲岛旅游知名度的好建议。黄志兴说,“一定要挖掘好这里的文化内涵,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让产业有‘故事’,让乡村有‘温度’,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小高说道:“以前觉得‘乡村振兴’是抽象概念,今天在江南村的蜜柚园、中洲岛的民宿里,我看到了它的具体模样。文化导师教会我们,调研不仅要‘看表面’,更要‘挖深层’——比如文明实践站如何凝聚人心,农旅融合如何兼顾‘农’的本真与‘旅’的活力。”
从蜜柚产业的“富民账”到农旅融合的“创新路”,从文明实践站的“烟火气”到村庄环境的“新面貌”,文化导师与大学生实践队的调研之路,既是一次对吉安县乡村振兴成果的“实地检验”,更是一场文化赋能与青春力量的“双向奔赴”。(段有慧)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