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稻田思政课开讲 江西工贸学子穿越万年对话农耕文明

  大暑灼灼淬青春,步履铿锵践初心。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禾下足迹”实践队27名师生,在大暑时节奔赴江西万年县开展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以青春的脚步丈量赣鄱大地,用滚烫汗水奋力书写新时代青年答卷。

  7月22日,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在“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万年仙人洞遗址开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万晓波以“从‘一粒稻谷’看粮食安全与青年担当”为主题,带领师生穿越万年时空,感悟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课堂以万年仙人洞出土的稻植硅石为切入点,串联起从12000年前野生稻驯化到现代“赣菌稻1号”基因育种的文明史诗。万晓波指出,粮食安全既是“国之大者”,更是文明存续的底线,并通过生动案例,深刻阐释“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意义。他勉励学子做“知稻的读书人”“下田的新农人”“强国的新种子”,在乡村振兴中践行“五粮文化育人”理念。

  活动现场,师生们零距离感受遗址土层的历史气息,观摩智能化水稻栽培技术展示,在“历史—当下—未来”的时空对话中完成了一场沉浸式学习。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将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让青春在守护粮食安全的实践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据悉,学院“禾下足迹”实践队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还涵盖“粮食品种保护”“智慧农业调研”“田间课堂”“博物馆研学”“非遗技艺体验”等主题,将“遗址课堂+文化传承+乡村调研”三维联动,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深化“知粮、爱粮、节粮”的认知,打造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 “行走的思政课” 是学院2025年“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院“五粮文化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旨在以稻作文化为纽带,引导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粮食安全时代使命。这场跨越万年的思政课,正成为工贸青年学子读懂中国、行走赣鄱、感恩奋进的生动教材。 (文/孙丹青 图/吴凌浩 孙丹青 刘硕 刘香)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