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江西吉水:老旧小区改造出“民生温度”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的“必答题”,更是城市更新的“加分项”。吉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入户听诉 诉到速办”为主线,积极回应民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从“扑下身子”听民声到“掏心窝子”解决化粪池外溢、屋顶漏水等“堵心事”,全县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让一个个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转身,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可感可触的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走进县城石阳小区、城市花园小区等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只见干净整洁的路面、错落有致的绿荫。在路面下,是焕然一新的地下“生命线”。正在散步休闲的居民对现在改造后的小区连连称赞。可就在今年,文明小区的化粪池出现了堵塞满溢现象,路过的群众纷纷掩鼻绕行。异味与安全隐患困扰着居民日常生活,居民们纷纷向社区反映诉求。

  针对居民反映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问题,吉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县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县住建局联合城管局、文峰镇等单位迅速行动,以党建为引领,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干部争先,积极开展“入户听诉 诉到速办”活动,从“身入”到“心至”,上门入户到群众家里,以掌握情况为基础,以事要解决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对居民反映的多个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处理。

  吉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刘熙江称,“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县20多个重点小区开展地毯式入户排查。聚焦问题我们建立三张清单分类施策,在应急清单上,优先解决化粪池堵塞等安全隐患;在民生清单上,重点改造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在提升清单上,统筹推进小区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最实的问题。”

  “改哪里”“改什么”“怎么改”。在改造过程中,吉水县住建局广泛征求居民改造建议,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协调联动城管、社区、水电气网等单位,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强化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责任,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质量安全监督,严格把控质量关,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合民意,得民心。

  吉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建设服务站站长刘发苟说,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像小区屋顶墙面渗漏,设施损坏等问题,我们积极整改,更换了部分破损的透水砖、全面修复了化粪池的进水管道,清掏疏通及雨污水管检测等工作,做到问题清仓见底,切实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经过整体清淤、改造后,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洼”到“平”,管道由“堵”到“通”,管线由“乱”到“齐”,环境由“差”到“美”,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沁章花园小区居民刘志平表示,现在环境好了,污水也不见了,雨水管也全部整改好了,道路又加宽了,增加了好多停车位,现在小区住的业主都称赞,住在里面的人感觉都好舒心。

  城市花园小区居民潘招华说,“基础设施也改善很多,现在都增设了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地,还有其它的锻炼设施都增加了好多。以前的话整体来说小区也比较暗,像现在的话路面灯也增加了好多,也比较明亮,晚上我们都会出来散散步、锻炼一下身体,带小孩子打打球。我们居住体验提升了,幸福感也更强了。”

  从“脏乱差”到“美如画”,吉水县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而这把为民服务的“红色扳手”,不仅疏通了地下管网,更畅通了党群“连心桥”,拧紧了基层治理的“螺丝钉”,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接下来,县委、县政府将持续紧盯民生痛点难点,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党建引领常态化、物业管理精细化、群众参与制度化”为支撑,确保改造成果持久惠民。(李强 聂源晨 尹子怡)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