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县“微爱课堂”:守护童心 筑梦成长
近日,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2025年首期“暑期托管班”在南昌市西湖区南浦街道孺子路社区鑫源大厦正式开班。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如一群欢快的小鸟,开启了充满知识与乐趣的暑期生活。
自2021年以来,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启动“微爱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解决了留守儿童和双职工家庭孩子假期“看护难”问题。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一张由公益组织、社区、合作单位、志愿者共同编织的“关爱网”。
关爱续航:让每个孩子拥有“快乐暑假”
暑假期间,留守儿童和双职工家庭子女的看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针对这一需求,联合社区、高等院校和合作单位,开设了免费“暑期托管班”。
今年,该协会先后在西湖区南浦街道孺子路社区、红谷滩区红角洲街道茶园街社区、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湖区墩子塘街道阳明社区等地举办“暑期托管班”,每个托管班至少配备两名专职志愿者。同时,协会还招募了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保证师生比例不低于1:10。
“我家孩子去年就参加了托管班,不仅作业有人辅导,还能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比在家看电视、玩游戏强多了!”家长王女士满意地说道。
据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托管班负责人熊金碧介绍,4个托管班共有196名5-14岁的孩子参与,孩子们每天上午完成作业辅导,下午参与基础绘画、手工制作、快乐体育等兴趣活动。“我们还安排了安全教育、红色文化、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维度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熊金碧说道。
“我以前暑假都是一个人在家,现在有了小伙伴和老师,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孩子们从孤独到融入,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成长的快乐。
夏日清凉:为新就业群体解决“后顾之忧”
7月24日,走进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暑期托管班”,孩子们正围坐在一起制作手工折纸,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为延续托管班成效,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还联合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办“暑期托管班”,专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服务,解决其家长下班前的“空档期”问题。一位外卖骑手家长感慨道:“平时我们工作很忙,孩子一放假就没人管,现在有了这个托管班,我们工作起来也放心了。”
“除基础的课业辅导外,我们还结合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的特点,开设科普实践、手工制作、益智游戏等文体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从接送、签到到课程活动,每一个环节都细致把关,全力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协会专职志愿者梁蒙蒙介绍道。
据了解,此次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托管班活动将贯穿整个暑假。期间,协会还将持续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富有温度的关爱活动,让新业态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切实增强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爱心参与:编织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爱网”
“暑期托管班”非一人之力,需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前托管服务多是公益组织和社区负责,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企事业单位都加入进来,力量更大了。我们还将继续优化服务,争取惠及更多家庭。”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徐卫东说。
2021年7月,该协会首次启动“微爱课堂-爱心托管”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有150余名志愿者报名参与,服务青少年1000余人。为确保服务质量,协会还邀请了教育专家和心理咨询师为志愿者开展课前培训。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托管服务,同时组织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托管+教育”双轨并行,延伸服务内涵。
“小朋友们,知道怎么正确过马路吗?”日前,在东湖区墩子塘街道阳明社区“暑期托管班”,志愿者们用情景模拟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托管班不仅解决了家长的难题,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阳明社区书记袁妙蓉说道。
据悉,在“暑期托管班”开班期间,该协会还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孩子们集中至社区活动中心开展特色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国学课堂”“科学实验课”等。
从志愿者的“爱心接力”到大学生“专业助力”,从单纯托管到多元赋能教育,该协会以需求为导向,多方联动,编织起一张多层次、立体化的暑期“关爱网”。“孩子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这张‘网’越密实,孩子们的暑假就越精彩。”徐卫东说道。(万友平)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