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三江镇:安全护航“夕阳红”多维施策织密交通“防护网”
为全面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南昌县三江镇近期正式启动了“银龄安全行”专项行动。该行动通过“宣传+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积极引导老年人规范驾驶电动车、三轮车,全力筑牢农村交通安全防线。截至目前,全镇电动车、三轮车骑乘人员的头盔佩戴率已提升至85%,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精准宣传:以“乡音”传递安全之声
为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三江镇深入探索贴近民生、深入人心的宣传路径,大力推行“精准宣传”策略。该镇充分利用村居“两委”干部、网格员对本地情况熟悉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将交通安全知识直接送到群众身边。他们创新宣传形式,摒弃枯燥乏味的说教方式,在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家中以及村民日常聚集的“红心小院”等场所,开设流动的“交通安全微课堂”。
在这些课堂上,干部和网格员们用亲切的“乡音”,将复杂的交通法规和安全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土话”“大白话”。他们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交通事故案例,深入剖析农用车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头盔、酒后驾驶、超员超载等农村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反复强调“一盔一带”对于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唠家常、谈安全的方式,让“文明出行、安全回家”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开启柔性执法:以“教育”引领“改正”之路
为有效提升老年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化解因简单处罚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三江镇开启了“柔性执法”模式,将“教育引导”置于“行政处罚”之前,建立了“现场温情纠正—沉浸式警示教育—家庭共签承诺书—暖心定期回访”的“四步工作法”,旨在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引导老年人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三江镇整合了乡镇派出所、行政执法队的力量,特别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执法人员组成的“银龄劝导队”。行政执法队队长肖又菁表示:“处罚不是我们的目的,让老人真正养成安全出行的习惯才是关键。”自行动开展以来,全镇共劝导教育老年人1200余人次,且未发生一起因执法引发的矛盾纠纷,实现了“矛盾纠纷零发生”的和谐目标。
建立长效机制:让安全意识扎根日常
为将阶段性的整治成果转化为持久稳固的安全防线,三江镇着力构建交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安全意识从“入耳入眼”真正走向“入脑入心”,深度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该镇将交通安全的核心要求,如“骑乘电动车必戴头盔”“农用车不违法载人”“拒绝酒驾醉驾”等,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明确写入各行政村的《村规民约》。这一举措让遵守交规从外在要求转变为村民自治、共同维护的庄重承诺,增强了安全规则更强的生命力和认同感。
同时,三江镇还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组建了由村干部、党员、热心村民志愿者构成的“安全巡逻队”。这支队伍肩负日常化巡查职责,每日活跃在村口要道、学校周边、集市路段等重点区域。他们不仅是规则的“监督员”,更是温馨的“提醒者”,及时劝导未戴头盔、轻微超载等行为,用乡音传递着对村民安全的深切关切。这种“常在身边”的提醒方式,有效填补了管理缝隙,将交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农村交通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