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执法“南昌经验”入选全国榜单
近日,在第九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南昌市“数字利剑”破解版权执法难题入选《第二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南昌何某某侵犯著作权案入选《2024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南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刘曦以《“数字利剑”出鞘 破解网络版权执法难题》为题,在大会上介绍了南昌“技术监测+数据研判+精准打击”的执法经验。
刘曦以南昌何某某侵犯著作权案为例,重点阐述南昌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面的“五多”工作法。一是多部门联动,破解隐匿主体落地难。联合电信运营商通过IP、MAC地址、登录时间等多要素交叉验证,结合宽带账号及WIFI地理围栏数据,将IP定位精确至楼栋层级,在公安配合下锁定侵权人。二是多科队协作,破解电子证据取证难。专案组运用区块链技术固定电子证据,解决取证难题。三是多渠道沟通,破解侵权作品确权难。联系版权部门、平台及权利人,最终获10家单位出具侵权认定意见。四是多轮次筛选,破解海量数据分析难。从百度、夸克提供的数据中筛选校验,固定侵权作品3977部,传播量达7.7亿次。五是多方位考量,破解重大案件处理难。在重大处罚中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通过普法宣传、家属疏导及单位协调,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的平衡。
据了解,该工作法成功破解“自媒体矩阵+网盘引流”新型侵权案件查处中的定位、取证、确权、分析、处置五大痛点,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会期间,南昌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骨干、第五届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师资罗盛磊还受邀主持“动漫游戏产业法律困境与破局”专题研讨会,与司法、执法部门代表共同探讨数字文创领域侵权新型化、跨境化、低龄化趋势的应对策略,并提出行业发展建议。
下一步,南昌将持续升级“数字利剑”机制,强化AI监测、区块链存证、跨部门协同等技术手段,为文化强国和未成年人保护筑牢版权防线。(杨希勤)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