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千年·戏韵七夕”非遗雅集活动举行 瓷都高腔瓷韵献礼七夕
8月29日下午,一场以“窑火千年·戏韵七夕”为主题的非遗雅集活动浪漫上演。来自瓷都戏乡的文化工作者用独具特色的高腔瓷韵,展示瓷都非遗,唱响瓷都名片,献礼中国七夕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乐平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乐平市市属国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今天的活动赣剧演出压台,乐平市赣剧团的演员们为首都戏迷带来《满堂福》《芦花荡》《投江》《陈姑赶船》《李迩王》《对花枪》等六个精彩唱段。

“八宝珠冠龙凤衣,金枝玉叶好威仪。我本当今皇王女,招郭郎为驸马年少夫妻……” 14时30分,中国非遗馆的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随着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演出拉开序幕。200多名观众的目光聚焦戏台。此次演出,乐平市赣剧团队为观众们精心准备了赣剧脸谱、服装、道具、唱腔,对赣剧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介绍。一件件精美的戏服在舞台上流光溢彩,一张张脸谱在油彩的勾勒下鲜活如生。乐平赣剧团的演员们唱腔婉转,以扎实的唱功、灵动的身段,将赣剧艺术的表演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表演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里,尽情畅享百年赣剧的独特魅力。演到精彩处,观众都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向演员们致敬。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赣剧,是我朋友推荐我来的,觉得戏味很浓厚,表演很精彩。今天我不仅仅接触到了赣剧,还了解到了乐平的美食和手工艺品,让我对乐平充满期待,希望有机会能去那感受赣剧之乡的独特魅力。”在演出后的戏迷互动环节,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熙蕾上台和演员们学习交流,并兴奋地描述看戏后的体会。据了解,今天来现场的观众都是自发而来、现场购票。现场观众刘清婷也是第一次看赣剧,她是从公众号上了解到今天赣剧演出活动的。她兴奋地说:“能现场聆听赣剧感觉很惊喜,每一个节目都很打动我,不枉此行,以后有机会还会来聆听。”

台下观众看得入迷,台上演员演得投入。乐平赣剧团为了本次演出派出了老中青三代演员,都是团里的台柱子。乐平市赣剧团青年演员石宇靖、余羽琴是一对夫妻,对他们来说,这次无疑过了个非常有意义的七夕节。夫妻俩今天压轴联袂为观众演出了赣剧《对花枪》选段。夫妻俩都很兴奋,为自己能够来到中国非遗馆这个艺术殿堂,在乐平市捐赠的古戏台上表演乐平赣剧深感荣幸。他们表示,传播地方戏曲文化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剧场内高腔嘹亮,剧场外市集火热。今天的非遗馆,不仅有乐平赣剧,陶瓷制作、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等非遗展演和景德镇陶瓷、乐平桃酥、乐平蜂蜜、浮梁茶叶等瓷都特产也同时精彩亮相,受到现场观众的追捧,20多个展台前都围满了人。大家或围观匠人们的技艺展示,或鉴赏瓷都的美食,一些特色食品甚至一包都不剩了。

下午五时,“窑火千年·戏韵七夕”非遗雅集活动初告一段落。此次活动,不仅向观众展现了赣剧等非遗艺术的璀璨光芒,更为瓷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