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四维领航”打造新生班组“逆袭”引擎

  在深入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深化工人产业队伍建设改革的时代浪潮中,江西中烟广丰卷烟厂制丝车间梗线班组,一支成立尚不足两年的年轻集体,正用他们的创新与实践,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

  这个由两个制梗工段整合而成的“新生班组”,看似平常,却蕴藏着不小的能量。他们摸索出的“四维领航”管理法,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将梗丝批次生产时间缩短了16.67%,并荣获江西省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二等奖,悄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降本增效之路。

  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成立之初,班组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成员来自不同岗位,默契需要重新培养;团队中青年员工占比小,创新活力有待激发;员工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效率提升面临瓶颈。面对这些困难,班长陈福水的话简单而坚定:“我们不仅要尽快融合成一个整体,更要把降本增效的责任落到实处。”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整个班组的决心与担当。

  铸牢“思想船锚”,党建领航凝聚向心力

  班组把党建引领视为凝心聚力的“金钥匙”,以党员责任区、网格化服务等机制为载体,让党员先锋作用在现场管理、技术帮扶等关键环节充分彰显。通过开展“缅怀先烈,学习革命精神;提质降耗,备战春节保供”等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成功将红色基因注入生产一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动能。

图开展志愿活动清理垃圾.jpg
图为开展志愿活动清理垃圾

  此外,班组更通过志愿服务、六一亲子活动、慰问生病职工等一系列暖心举措,持续营造“一家人”的浓厚氛围,让归属感与凝聚力深入人心。如今,“老师傅传经验,年轻人献计策”的良性互动已成为班组常态,工序衔接愈加顺畅,团队合力持续增强,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动局面。

  绘准“规范航路”,标准领航提升执行力

  为全面提升操作的精准度与执行效率,班组专门成立技术小组,从源头入手,系统梳理设备运行数据与现有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生产工况细化参数标准,最终提炼形成9套图文并茂、要点突出的标准化作业指引,并张贴于各设备关键位置,实现“一机一指南、一步一确认”。

图为按标准巡查设备工作情况.jpg
图为按标准巡查设备工作情况

  “新指引一眼就能看明白,关键步骤突出,执行起来心里更有底,操作自然更稳、更快!”工龄三十年的周师傅在使用后如此评价。这些可视化、精简化的指引,不仅显著降低了操作难度,也使班组整体作业节奏明显加快,有效提升了班组的整体执行效能。

  校精“数据罗盘”,质量领航强化硬实力

  为持续提升设备效能与工艺稳定性,班组坚持以数据为决策核心,系统开展了关键设备参数优化专项行动。在严格确保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团队构建起“优化-验证-再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数十轮细致严谨的试验与数据分析,最终实现两项关键突破:压梗机预热时间成功缩短20分钟,烘梗丝机出口水分非稳态时长显著下降71.43%。

图为烘梗丝机参数优化测试.jpg
图为烘梗丝机参数优化测试

  工艺员冯鑫源强调,“我们每一项优化都严格以质量数据为准绳,绝不盲目求快。”科学严谨的调试,带来的是设备稳定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

  加固“运维舰体”,预防领航夯实保障力

  针对压梗机堵料、切梗丝机铜排链断裂等故障,班组联合工艺、机修、电工等多方力量成立攻关组,通过分析生产记录与现场蹲点观察,精准定位问题症结。实施蒸汽管道改造、加装挡皮防误判等一系列措施后,压梗机堵料停机次数大幅减少;通过调整张紧度和加强润滑保养,铜排链断裂频率也有效降低。截至目前,班组月均故障停机次数同比下降75%,为连续稳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四维领航”管理法,梗线班组不仅实现了生产提速与能耗降低,更形成了“老经验保稳定,新方法提效率”的良性格局。班组多次获评车间“优秀班组”,1名青年员工荣获“制丝达人”称号,该方法被推荐至江西省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推广发言,为基层班组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板。

  下一步,梗线班组将继续深化“四维领航”管理法,持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班组力量。(陈亦杰)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