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井冈山卷烟厂:解锁网络安全新“玩法”

  “搞这么多网络安全培训就是浪费时间,根本用不到!”“高大上”的网络安全已然成为了员工的学习负担,单纯的“口号式宣传”“填鸭式培训”已难见效。于是,井冈山卷烟厂换了个“玩法”,不搞硬灌输,而是让员工在扫码互动、情景体验、应急演练中把网络安全“玩”起来,在“玩”中长见识、强意识。

  一骗惊醒梦中人,风险意识刻心间

  “扫码领观后礼?还有这种好事!”手机刚扫描手册尾页的二维码,屏幕就弹出一句提醒——“您还是那么喜欢扫码,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哦”。看着这句提示,员工王丹不由得惊讶:“什么?是骗子!”

  这是井冈山卷烟厂今年加入网络安全科普的新活动。在办公楼大厅、车间休息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专门放置了一些带有“扫码有礼”提示的科普手册,引导员工主动扫码。其实,这是有意设计的一次模拟风险体验,让大家在好奇扫码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随意扫码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我们常说科普千万次,不如亲身经历一次,通过这种模拟受‘骗’的方式,让大家在被‘骗’中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比单纯的文字提醒深刻多了。”信息管理科科长周冬卫在经验总结时说。

  一回体验识套路,防护意识记心间

  “真没想到,我也当了一回‘黑客’!”办公室的邱澍青对厂里组织的反诈培训印象深刻。“我做了个假链接诱导输入,同事一填信息,用户名、密码这些信息瞬间就弹到我屏幕上了!”

  这次“得手”的经历,成了他安全意识的“最强催化剂”。“现在设置密码,生怕跟个人信息沾边;点链接前,不自觉就会琢磨:‘它要这信息干啥?”

  针对传统培训“听起来都对,用起来不会”的尴尬,井冈山卷烟厂玩了个“反向操作”。他们聚焦“因地制宜、实用为先”,创新推出了一场网络诈骗沉浸式体验项目,以员工日常接触的社交、办公场景为原型,模拟信息窃取、钓鱼邮件等高频风险场景,通过H5交互还原黑客攻击链路,让员工在“当黑客”的过程中学会识别风险、规避漏洞。

  一场演练成本能,应急意识定心间

  清晨7点50分,中控电脑突然不停弹窗,动力车间员工蓝光文立刻呼叫应急小组“电脑中毒了,快来”。3分钟内小组赶到,一边断网排查、隔离中毒机器,一边启用备用设备,5分钟就恢复系统运行,后续完成病毒查杀。事后他感叹道,“以前遇这事肯定手忙脚乱,现在按演练步骤来,心里特别有底。”

图为应急演练后复盘总结
图为应急演练后复盘总结

  为确保突发网络安全事件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井冈山卷烟厂建立“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应急演练机制。围绕“系统遭攻击”“网络中断”等企业高频风险场景制定专项方案,明确部门协同职责,演练后及时复盘优化处置流程,让应急能力在“实战检验”中持续提升。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非一日之功,网络安全防护的构建更需久久为功。井冈山卷烟厂始终坚信,网络安全意识不是“逼出来的”,是靠一次次科普、一场场培训、一回回演练积累出来的。未来,该厂将持续亮出接地气的“实招”、探索有针对性的“新招”,推动网络安全工作从灵活的创新举措,稳步过渡到刚性的标准流程,让它真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肖驿龙)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