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婺源:以国省干线高质量发展擦亮“最美乡村”名片
清晨6时,家住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的村民江某推开窗户,不远处蜿蜒的G237国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旅游大巴的鸣笛声与鸟鸣声交织,焕发着勃勃生机。“二十多年前,这还是条坑洼泥路,如今每天有上百辆旅游车从家门口经过。”江某笑着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我家改造的民宿旺季每天收入超千元,去年全家纯收入突破20万元。”
像江某这样的“幸福账”,正是“国省干线”为最美乡村“强筋健骨”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期间,上饶市婺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为突破口,按照“管养一条公路、促进一方旅游、振兴一地经济”的理念,打造“生态路、旅游路、致富路”,重塑“中国最美乡村”的发展轨迹。如今,婺源国省干线公路如一条条纽带,将全域景区景点和好山好水“串珠成链”,全年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连续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
从“过境通道”到“经济长廊”
“旅游旺季动辄堵车五公里,游客进不来,土特产运不出。”谈起往日交通,养护工人记忆犹新。近些年,婺源大力推进国省干线与高速、城区道路、农村公路高效衔接,编织成一张全域旅游路网,实现了“快旅慢游”和旺季“睹花不堵路”,极大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
“十四五”以来,为优化过境交通与旅游通行效率,婺源投资12.74亿元,建成G237、G351城区绕城一级公路28.35公里,S303浙源岭脚至凤山段省际出口通道二级公路10.56公里,彻底打通全域旅游“动脉”。如今,畅通的路网辐射带动沿线产业园区、景区和乡村一体化发展,让婺源从“美丽风景”真正走向“美丽经济”。
“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形成了全县‘半小时通达圈’。”上饶市婺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管养国省干线公272.893km,涵盖2条国道117.425公里、3条省道155.468公里。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于2025年通过复查保留该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95联盟大道绘就路旅融合新样板,国省公路蜿蜒山水之间,45公里漫游绿道衔接村落与景区,21个观景台和公路驿站点缀沿线。“司机之家”提供热水、图书角等暖心服务,61公里彩色路肩更成为游客眼中的“最美风景”和网红打卡地。
“十四五”期间,婺源打造了4条“畅安舒美”示范路和“慢游绿道”,合理布局观景台、驿站、充电桩等设施,实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一路一景、一路一特”已成为婺源公路的亮丽名片。
“公路通,百业兴。”交通改善不仅带来便利,更激活了产业。沿G351台小线,30余家物流企业聚集形成“快递小镇”,山茶油、皇菊、茶叶等特产实现48小时直送长三角。全县国省干线沿线涌现500余家民宿、20多个特色研学基地,形成“交通+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带动旅游从业超8万人,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从“山水绿道”到“幸福画廊”
“以前路边杂草丛生,现在连空气都能卖钱呢。”上饶市婺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一位养护工人打趣地说道。沿着婺源G237行驶,公路两侧“四季花廊”令人目不暇接:春有杜鹃、夏有紫薇、秋有红枫、冬有茶梅。养路工孙师傅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条路的美丽变迁。如今,这条路已成为婺源打造“科技示范路”的鲜活样本。
绿色是婺源的底色。在打造“畅安舒美”路和“慢游绿道”过程中,该中心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绿色、路景交融”,沿线栽植景观树木,依“四季有花”理念提升绿化品质,使公路成为“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的纽带,更化身“美丽乡村、梦里老家”的风景线。
除了“植绿”,更要“护绿”。该中心坚持低碳环保养护,摒弃“三光”清理观念,路肩边坡栽花种草、定期修整,禁用除草剂,减少污染,提升公路形象与出行体验。
生态改善的背后是民生的提升。2024年监测显示,婺源国省道沿线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18%,生物多样性增加12种。“现在白鹭都回来筑巢了。”当地摄影爱好者展示迁徙季拍摄的“万鸟齐飞图”,赢得无数赞叹。
采访中,笔者看到,S303浙临线改造后,浙源乡察关村迎来艺术振兴。艺术家在此设立研学基地,盘活闲置民房,带动村民增收。 ??
从“靠山吃山”到“点山成金”
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海拔500米高的篁岭天街,曾是村民们挑担卖菜的羊肠小道。随着通景公路提质升级后,篁岭古村引入资本开发,蜕变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天街两侧分布着120余家店铺,天天游客爆满,店家腰包鼓鼓。
受益于国省干线旅游公路提质升级,篁岭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5800元跃升至2024年的6.8万元,90%的村民返乡创业。栗木坑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过去愁没人来,现在愁车位不够。”
在G237秋口镇段,山地自行车赛道、露营基地与古村落相映成趣。“这条赛道每年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带动周边农家乐年增收超300万元。”秋口镇党委委员介绍说,依靠赛道打造“五公里健身圈”,串联起湿地公园、石门观鸟等景观节点。
在G237串连起的“‘婺’里看花·寻芳之旅”(月亮湾—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篁岭)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而月亮湾,是秋口镇石门村的天然美景、湿地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起,该中心创新推行“日常保洁社会化+专业养护应急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企业负责日常养护,应急中心专注抢修与技术支援。这一模式既提效又降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婺源公路经验”。
为推进公路高质量发展,中心还为公路装上“智慧大脑”。婺源公路路网分中心可实时监测国省干线公路平稳安全运行,大桥、急弯陡坡安装上监测预警设备,山区易结冰路段安上了智能融雪除冰装置,AI巡检车每月开展路况巡检。“去年成功预警3起地灾,1起桥梁安全提示,抢险响应提速60%。”技术人员介绍。
“路在脚下,美在心间。”每当夜幕降临,婺源县城的“灯光秀”照亮G237国道城区段,光影流转间,“中国最美乡村”的字样熠熠生辉。正如婺源县委书记所言:“我们修的不仅是公路,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百姓幸福的康庄大道。”车轮驶过沥青路面,“路畅、景美、业兴、民富”的新画卷,正在最美乡村徐徐展开。(完)
责任编辑:徐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