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告别“秋燥”和“悲秋”,江西省中医院建议:寒露这样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则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寒露时节的气候变化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显著影响。气温明显下降,秋意渐浓,人体容易感受到凉意。寒冷的空气会让皮肤毛孔收缩,不但容易出现干燥问题,还会让体内阳气受到影响。中医认为,此时“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人们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现象。因此,寒露时节的养生尤为重要。

  饮食调养

  应遵循“减辛增酸,温润滋阴”的原则。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深秋时节的饮食应当以温润滋阴为主。可以选择润燥养肺的食物,比如梨子、苹果、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像牛羊肉、红枣、山药等,能补充身体能量,减少寒气入体。要避免过多进食辛辣、油腻或者生冷的食物,以防加重肠胃负担。

  为大家推荐两款适合寒露时节的养生食谱。

  银耳百合炖雪梨

  将银耳提前泡发,百合分别洗净,雪梨去芯切块,三者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煮至银耳软烂后,加入少许冰糖调味。这道甜品能润养肺部,适合秋季时节保护呼吸道。

  桂圆红枣小米粥

  把小米、红枣、桂圆清洗后一起入锅,煮至米烂稠滑,它不仅能提升口感,还可以起到滋补气血的作用。

  日常起居

  寒露时节昼夜温差大,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穿衣,早晚记得穿上外套或薄毛衣,尤其要注意关节、颈部和腰腹的保暖。尽量减少清晨和傍晚外出的时间,避免寒气侵入身体。同时,应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夜间尽量避免熬夜,保证房间通风。

  适当运动

  寒露之后,天气虽然变凉,但是空气清新,阳光和煦,适合外出散步、慢跑或打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运动一方面能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快。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预防风寒。另外,这个季节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容易让人觉得口鼻干燥,可以在家里放置加湿器。

  寒露时节,让我们顺应自然变化,做好养生保健,以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度过这个美好的深秋。(江西省中医院)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