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县:科学施策有序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来,吉安县不断强化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建后管护管理,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高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
吉安县现有耕地面积68.65万亩。自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88万亩,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改造提升1.1万亩,目前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状况
围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六大工程建设,合理配置农水资源、有效调节土地利用,不断夯实设施基础,强化管理、增强管护,确保粮食安全稳定。
一是改造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通过对农业资源整合配置,田块地形截弯取直、田块合并,增设田间道路、优化、硬化排灌水系、桥涵闸配套、农电设置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农业复种指数明显提高。
二是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耕地等级等别评定数据显示,该县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级、提质改造耕地平均等级都有较好提升。
三是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项目区农田基本上都流转给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机械化率明显提高,农业投资成本相对降低,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50公斤以上。
四是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沟、农田防护、乡村道路有效衔接,堰塞塘、荒滩地、荒塘等整治,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实例,有效保持与改善了区间环境资源。

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情况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该县严格执行“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管理职能,强化监管、扎实落实。
一是资金落实。按照每亩15元管护标准落实资金。
二是制订和修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强化建后管护。
三是启动高标准农田数字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管、用全过程,决策、设计、施工、验收、管护全环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全主体等信息“一张图”管理。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