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保障粮食增产丰收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重点围绕“田块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农田地力提升”等六项重点内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南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循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通过工程建设和农田地力提升,稳定和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耕地。同时,注重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田生产和生态和谐发展;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
目前,南昌市正同步推进40.7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粮食增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南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为“五个坚持”。
坚持创新引领,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规范“六大工程”建设标准,创新筹资模式,指导项目区发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引导金融资金参与,并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
坚持绿色发展,遵循绿色生态理念,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质量保护。同时,推行生态林网建设,优化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增强农田生态系统功能。
坚持质量为先,严把项目设计关,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实行“三进三出”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过硬、群众满意。
坚持规范管理,围绕“怎么干、干什么、安全干”,紧扣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构建“定期调度、对接督导、群众监督”三项常态化监督机制,探索建立数字信息化农田监管平台,及时掌握各地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坚持建管并重,着眼“建、管、用”一体,督促项目县落实管护财政预算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鼓励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委托第三方、“田保姆”“田管家”和引入商业保险等新模式,开展日常管护维护,保障建成高标准农田设施长久发挥作用。
自2017年以来,南昌市共统筹整合投入资金30.8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10万亩,加上2017年以前建成的152.9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达262.9万亩。南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六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粮食产能、抗灾能力、宜机能力、农民收益、耕地地力均有提高。
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如何做好管护是一个重点。南昌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建管并重,注重源头预防,健全管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实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机制,压实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责任,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巩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完)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