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农业农村局:推进铅山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树立农业废弃物治理新样板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当下,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地共同追寻的重要方向。2024年上饶市农业农村局推动铅山县率先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在防治地膜残留污染、推动农业废弃物处置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全市树立了优秀的实践样板。
政府牵头,落实责任
为探索解决红芽芋等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地膜残留污染突出问题,市局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落地铅山,旨在通过专项举措有效攻克这一难题,推动农业绿色转型。铅山县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由县政府办印发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乡镇加厚高强度及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同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专班,全面统筹非标地膜销售查处、地膜推广使用及回收处置等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县农业农村局派出督导组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宣传执法,双管齐下
铅山县农业农村局瞅准红芽芋种植和开挖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发放了 5000 余份宣传资料,包括《铅山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手册》《致广大农民朋友一封信》等,把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的知识送到了种植户手中。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向农户发放告知书,明确告诉大家禁止使用非标地膜,让大家清楚认识到地膜回收是农民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在加强宣传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大了监督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让地膜使用和回收更加规范。

科研助力,推广示范
为了更好地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和加厚高强度地膜,铅山县委托湖南农业大学针对红芽芋种植开展试验示范。选择了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源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以及南雄市金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厚 PE 地膜进行适应性评价试验。通过全面获取相关试验数据,总结形成了科学的技术模式,为地膜的科学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2024年,铅山县共推广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0.53万亩和加厚高强度地膜5.46万亩,有效减少了地膜残留。
完善回收,效果显著

为了让废弃地膜有处可去,铅山县依托乡镇农资销售点、废品收购站等设立了 15 个废旧地膜回收点。采用政府引导、有偿回收的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废旧地膜回收。只要大家把捡拾的废旧地膜送到回收点,就能拿到相应的资金补助。回收上来的地膜,再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专业处置,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能让农民得到实惠。2024年铅山县共回收处置 205.7 吨废弃地膜,回收处置率达 86.5%,农田地膜平均残留量较上年减少 60.8%,效果十分显著。
铅山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的成功实践,为上饶市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下一步,该市将总结推广铅山县的经验,推动全市农业废弃物处置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周先武)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