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未雨绸缪 江西南昌县筑牢“防汛铁壁”

  汛期将至,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各地提前谋划、积极行动,全方位开展防汛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保障辖区安全度过汛期,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金湖管理处岗前村,象尾山排水口的清理工作刻不容缓。象尾山排水渠始建于 1978 年,作为村子防汛体系的关键节点,肩负着防汛排涝的重任,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村庄的安全与村民的生活。然而,因长期缺乏维护,排水口周边杂草疯长,垃圾堆积成山,严重阻碍了排水。村民胡大爷满脸忧虑地说,“一下大雨,这排水口就堵,我们心里都不踏实。”

  4 月 10 日清晨,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一场河道清淤攻坚战正式打响。在清理现场,挖机与人工紧密协作。挖机挥动强有力的巨臂,迅速将大片杂草和垃圾连根拔起并装车运走。村干部们也不甘示弱,手持铁锹、扫帚等工具,认真清理细碎杂物。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经过 6 个小时马不停蹄的紧张奋战,象尾山排水口终于旧貌换新颜,原本杂乱的景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畅通无阻的排水通道。胡大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下好了,排水口通了,我们汛期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此次清理行动极大地提升了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为村庄防汛安全筑牢了坚固防线。

  塘南镇的防汛责任重大,其防汛责任段位于抚河故道红旗联圩,堤防全长 29.714 公里,沿线分布 12 座排灌站,历史最高水位达 23.35 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塘南镇秉持 “防重于抢” 的理念,精心拟定 2025 年防汛抗旱方案,明确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构建起完善的 “物资储备 + 技术防控 + 应急响应” 三位一体防御体系。在物资储备方面,筹备防浪布 3000 米,块石 600 方,木桩 200 根,每公里堤长储备草袋 2000 条,卵石 200 立方米等防洪物资,所有物资均超县定标准 10% 以上,并实行定点存放、专人管理。同时,针对穿堤建筑和险工险段,实行 “一日一巡查、一周一报告” 制度,组建专业巡查队伍,确保隐患能够早发现、早处置。

  在创新举措方面,塘南镇在全县率先推行 “防汛预案实战化演练” 机制。时刻关注水文气象信息,强化值班值守和日常巡查纪律要求,根据不同水位等级制定三级响应预案。同时,塘南镇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做好河堤沿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防止游泳、捕捞等出现伤人亡人意外事故;提前谋划 “通路、通水、通电、通信” 四通工程,在汛前对堤顶公路进行全面维修。

  此外,塘南镇创新建立 “堤防安全联防联控” 机制,组建专业巡查队和群众巡查队相结合的巡查力量,整合水管站技术人员、护渔队员等专业力量开展重点巡查。建立 30 人的镇级抢险突击队和村级应急分队,定期开展抢险技能培训。镇纪委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对防汛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通过微信群、应急广播等渠道构建快速响应网络,实现防汛指令直达一线。

  排灌站对于防汛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南昌县泾口乡东岗村驻村工作队针对村内排灌站开展专项清理行动。若排灌站堆积树枝、塑料瓶及农药瓶等垃圾,不仅会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更会对防汛期间的排水安全构成威胁。行动中,驻村工作队手持网兜、垃圾袋等工具,顶着烈日对排灌站水面及沿岸的垃圾进行 “拉网式” 打捞。经过一上午的不懈努力,水面垃圾被清理干净,排灌站面貌焕然一新。这次行动有力保障了防汛期间排水的顺畅,有效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安全度汛贡献了力量。

  南昌县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汛举措,凝聚各方力量,全方位织密防汛安全网,以坚定的决心和充足的准备迎接汛期的挑战,全力守护好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全。(完)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