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樟树市全力打造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

  城区时代广场商圈繁华、商品琳琅满目,小香港街车水马龙、往来人员川流不息,三皇里华灯初上、夜市烟火气十足。乡村路网纵横交错,环境整洁美观,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城市踏上“时代快车”,农村悄然“蜕变成蝶”,城与乡各美其美,和谐相融,演绎着互动共融、发展共促的“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樟树市聚焦打造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不断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着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统筹谋划,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努力把群众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的“现实图景”。

  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踏青时节,走进临江镇庙前村,家家户户二层小楼,国道旁的知青山果园里的桑葚长势正盛,“全村种植有20余亩,主要通过观光采摘就地销售,基本不用去批发市场。”该村党支部书记孙紫麒说,“现在不仅城里人来乡间游玩的多了,村里返乡就业创业的呀仔也多了。”

  “90后”刘斌,前几年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返乡就业。如今,他在当地的白酒企业从事酿酒勾兑工作,收入不比城市白领少。“在我们这园区企业很多,工作不难找,比起背井离乡的在外工作,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指数更高。”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在樟树的农村不在少数。“这是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结果,城乡差距缩小了,产业发展兴旺就业方便,路网通畅,乡村环境变美,老表日子过好了,如今乡下和城里差不多样儿。”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罗金莲这样解释。

  近年来,樟树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从基础设施共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农业+工业+旅游”产业、强化政策支持、搭建产业平台等方面制定发展规划,依托农业、文旅、生态、交通等优势资源,推动城乡“联姻”实施“共富车间”,形成城乡共融、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

  “客货邮”畅通城乡物流双循环,铺就了太平麻花、刘公庙油面等“农货”进城的幸福“坦途”;“产业+基地+景点”的农旅融合新模式,让永泰的油菜花节,义成的栀子花节、洲上的樟头红陈皮文化节“消费”进村,带火了乡村的“赏花经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农业经济提质升级,也让乡村剩余劳动力能“务工不离土、增收不离家”的鼓起钱袋子……这一幕幕的“双向奔赴”,激活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一池春水”。

  公共服务下沉共享

  4月10日,笔者走进樟树市中医院服务大厅,全市21个乡村卫生院的处方数据在智慧显示大屏上实时更新,共享中药房内全智能中药饮片煎药机的机器手臂将代煎药包抓取入罐操作娴熟,一个个小药瓶在中药汤剂灌装机的传输带上有序等待。

  “自从去年8月‘智慧共享中药房’上线运行以来,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量比2023年增加了35%左右,门诊问诊人数达18万人次,比搬新院前(2021年)翻了一倍。”该院院长朱平根介绍说。

  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智慧共享中药房”让“人等药”变成“药等人”,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大大提高群众的就医体验。“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中医院还会根据药方把药熬好免费快递到家,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拿着药方到处找药房抓药,自己煎药。”近日,前来吴城乡山前卫生院复诊的付春枚感慨,“吴城离城区有50多公里,在乡里的卫生院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医疗服务,是一件既省时又省力的大好事。”

  百事民为先。该市聚焦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从教共体、医共体、养共体等方面发力,引导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中心学校开展帮扶,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下沉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解决患者的就医难题,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整合乡镇(街道)敬老院建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医养结合,让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下城”,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该市通过“强校联弱校”“名校带新校”“名校加民校”,以“1+N”形式组建13个学共体,实现师资、教学、培训、文化等方面的深度交融;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搭建共享服务平台,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中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共为群众免费配送中药饮片5870余人次,34000余剂次。

  城乡共治向美而行

  四月时节,草木葱茏,走进观上镇上埠村,缕缕花香迎风扑鼻,成排的香樟树笔直挺立,干净整洁的村道、古色古香的凉亭、清澈澄净的池塘、色彩鲜艳的墙面彩绘……入夜,月光下的文化广场村音乐响起,开始热闹起来。

  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随着旋律欢快地舞动,还有人在悠闲地散步聊天……这样的场景,以前是城里的“专利”,如今在樟树乡村,已是司空见惯。“村里的路修好了,太阳能路灯也安装上了,村子里的文化广场设施齐全就像个小公园一样。”感受着村里的变化,在上埠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陈飞旭不禁感叹当下生活的美好。

  这一切,得益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樟树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将秀美乡村建设与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推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新乡村运动”。目前,该市创建临江镇、义成镇2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重点打造观上塘头村等1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乡村“颜值”越来越高,“气质”也在不断提升。乡村“颜值”越来越高,“气质”也在不断提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各地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带动乡风文明的改变,平时忙农活,农闲健身娱乐、读书看报,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新时尚”。如今的樟树,城靓村美百姓乐,城乡融合共进的景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肖龑)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