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江西南昌县:“上挂下派”破解基层医疗人才困局

  清晨的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已是一片忙碌。术后第三天的万根德老人指着墙上的“专家公示栏”说,“现在乡镇医院也有县里的医院专家坐诊,做手术心里踏实多了。”这一幕,正是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昌县创新“上挂下派+横向交流”人才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从县级医院“一枝独秀”走向县域“满园春”。

  机制创新:打通人才流动“任督二脉”

  基层医疗“人才荒”一直是制约县域医疗发展的难题,南昌县为此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上挂”充电,精准提升能力。基层医护人员到县级医院进行“点单式”进修,针对技术短板展开专项学习。南昌县三江镇中心卫生院的护士小彭,在南昌县医院学习了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开展该项技术操作。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成功扭转了医院留不住儿科患者的局面,带动该院儿科就诊量增长了30%。

  “下派”造血,激发基层活力。县级医院选派管理骨干“下沉”到基层医院担任执行院长,深度参与基层医院管理;技术骨干团队也倾囊相授,帮助基层医院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造血”的转变。南昌县蒋巷镇中心卫生院在南昌县人民医院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帮扶下,成功开设了“胃肠镜室”。自2024年4月开科以来,医院独立完成各项检查操作1500余例,创造业务收入80余万元,还筛查出早期胃癌病例5例、肠癌7例,实现了辖区胃肠镜检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

  “横向”协同,整合人才资源。通过对全县的技术人才进行全面摸底,创新建立“县域医疗人才池”。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根据各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人才的技术特点,开展短期人才“横向交流”。在南昌县妇幼保健院的妇女“两癌筛查”、南昌县人民医院的“公职人员体检”,以及人口基数较大的乡镇公卫体检等工作中,集团从“人才池”中合理选派人员,进行统筹调配。高峰期跨院调配达83人次,不仅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还强化了县乡之间人才的技术学习与经验交流。

  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专职副院长胡萍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好比给集团各个成员单位都装上了‘旋转门’,人才能够自由进出,充分流动起来了。”通过这一创新机制,已培育出复合型人才187人,带动基层开展新技术78项。

  数据说话: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一组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南昌县医疗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2024年基层诊疗人次增长7.69%,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上升25.95%;住院均次费用、药占比、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下降32.82%、21.83%、3.46%;乡镇医院患者满意度达97.2%,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群众用实际行动投出的信任票。在向塘镇中心卫生院的“慢病一体化门诊”,患糖尿病慢病的刘建国深有感触,“前两年我都是去县里看病,现在镇里医院变强了,在这方便。走路10分钟就到,医保报销还更多。”

  “下一步,南昌县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动态考核、绩效倾斜等方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沉下去’、稳定‘留下来’,让人才活水持续润泽每一所卫生院,促进医改惠民成果再升级,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持续发力。”南昌县卫健委主任黄明表示。(熊光光)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