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赣州南康第八小学:深耕日常强根基 润物无声绽清香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赣州市南康区第八小学积极推进“香樟”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俯身察实情”的细腻感知、“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温度,让香樟树般沁人心脾的奉献情怀在校园四季芬芳,助推学校发展提质增效。

  支部一线双融,教化春风育杏坛

  党建是学校发展的“定盘星”。第八小学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深入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构建“党建引领 + 教育发展”双融双促格局。该校创新实施“支部建在教学一线”工程,将党支部建在年级组、学科组等教学单元,实现党组织设置与教育教学架构深度融合。通过“三个全覆盖”——支委委员定点联系年级组,党员骨干教师全覆盖任教班级,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教研组长由党员教师担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向教育教学最前沿不断延伸。如今,学校已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学校事业发展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支委攻坚破难,实干之花绽校园

  服务师生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校党支部创新开展“支委天天见”长效服务机制,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带领支委委员、党员教师下沉一线,通过深度走访调研与清单化整改双轨并行,精准捕捉师生关切,全面查摆治理短板。近期,该校完成了一系列校园工程:为教室加装遮光窗帘,彻底解决黑板反光难题;加装公共卫生间隔间门板,满足师生隐私保护需求;新建智能充电车棚,实现电动车停放充电一体化服务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既解决了教学环境痛点,又化解了生活服务堵点,让师生真切感受到“服务不缺位、关怀不断档”的校园温度。如今,支委委员化身“行走的服务站”,师生满意率直线攀升,据最新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校园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已从机制实施前的75% 跃升至如今的93% 。

  青蓝薪火相传,三立师魂沁心田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第八小学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教师培养体系,通过“党员示范班”“领航工程”“青年大学堂”等特色项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党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建立“引路子、架梯子、压担子”培养机制,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路径,通过目标导航、师徒结对、专项培训等方式,帮助其突破专业瓶颈,加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实施“课堂提质专项行动”,组织党员教师定期开展推门听课、集体教研、教学问诊活动,通过“细把脉、准诊断、开良方”三步骤,系统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建立“以赛促教”激励机制,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各级教学竞赛和专业技能比武,累计获奖一百余项,形成“培训 - 实践 - 竞赛 - 提升”的完整培养闭环。经过三年系统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35岁以下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评比中获奖率稳步提升,骨干教师占比从7%提高到21%,成功构建起老中青三代衔接的教学共同体,有效破解了教师队伍年轻化、经验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育多元并进,润心无声启智航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第八小学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命题,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链条育人体系,让每个生命在多元滋养中绽放独特光彩。德育铸魂,学校精心打造“国旗下的思政微课”品牌项目,以周一升旗仪式为育人场景,形成“党员教师引领-时事热点切入-学科元素融合”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让道理入耳、更入脑、更入心,为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体育强基,支委委员牵头组建专业团队,构建“基础课程 + 特色项目 + 联赛体系”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形成“周周有赛事、班班建队伍、人人选项目”的校园体育生态,真正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育人升华。劳育润心,学校依托校园空间打造“空着果园”实践基地,开发“劳动+心理”特色融合课程,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掌握劳动技能,更通过植物生长周期观察、劳动成果分享等环节,培育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实现劳动素养与心理健康协同发展。多元绽放,同步构建“1+ N”社团育人体系,精心打造机器人编程、非遗手工、艺术表演等多个精品社团,涵盖科技创新、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等多个维度,形成“课程超市”式自主选择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多元实践中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如今,第八小学五育融合的育人生态已结出硕果:2023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2024年赣州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中,该校气排球队在小学混合组中勇夺第四名;文艺比赛、科技创新赛事屡获殊荣等。

  党建铸魂,香樟芬芳。第八小学将持续深化“香樟党建”品牌建设,以根脉滋养培厚教育沃土,以芬芳绽放彰显育人成效,在深耕细作中筑牢信仰根基,在守正创新中强化示范引领,让满园清香滋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茁壮成长。(肖云 张玲)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