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广昌尖峰:“一学两帮三促”当好群众“贴心人”

  近年来,广昌县尖峰乡机关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一系列务实暖心的举措,切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深化学习锻造为民服务主力军

  “1931年7月11日,毛主席夜宿杨家坳,和农民、工人、妇女代表促膝长谈,讲解分田政策,调研百姓疾苦。”日前,在尖峰乡东营村毛主席故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机关支部党员志愿者卢响亮讲解道。

  以前,党员忙于业务,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让党员爱上学习,该乡机关党支部探索学习教育创新,依托双湖村廖鼎祥祠堂、东营村毛主席故居,打造为民办实事、大兴调研之风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从教育基地设计到展板的图文、灯具的样式等,支部党员全程参与策划。如今,教育基地已成为党员的学习热土,更是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打卡。此外,机关党支部还依托基层党校开设了公文及新闻写作、手机摄影、矛盾纠纷调解等特色课程,激发党员的学习主动性,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强了。目前,该支部与各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21次,以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100余件,涵盖住房修缮、缴纳医保、申请低保等多个领域,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聚力“两帮”打好为民服务主动仗

  “我腿脚不便,儿子又在外工作,多亏了村里的敬老堂和志愿者的送餐服务,让我在家不用下厨就能吃上热乎饭。”日前,家住尖峰乡沙背村的胡大爷开心地说。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近年来,机关党支部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问题,积极开展莲乡敬老堂宣讲、伴读、送餐等服务和“莲心护蕾”行动。目前该乡党员志愿者已在敬老堂宣讲26次,伴读360人次,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红色骑手”每天在敬老堂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推动原派出所改造为“留守儿童之家”,由32名机关党员与辖区80名留守儿童“结对子”,制定“陪伴计划”,开展亲情连线、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安全教育等,完成孩子们的“微心愿”400余个,呵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抓实“三促”奏响为民服务主旋律

  “油菜种植好了,后期要如何管理?特别是病虫草害防控怎么做,才能确保油菜高产丰收呢?”3月28日,在黄坊村油菜种植大棚中,面对种植户李继圣的咨询,支部助农服务队队员认真听、详细解。

  该乡机关党支部聚焦群众产业发展、诉求难点和人居环境,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支部联合辖区农技员、农资经营户、乡土人才、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包涵烤烟、茶树菇、农机等12支助农服务队,了解群众在产业生产方面的所需所求,开展送劳力、送农技、送服务、送农资服务300余次;采取“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模式,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50余次。同时,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吸引群众主动参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该乡还创新建立村民夜谈会制度,利用村民晚上闲暇时间,党员群众“同围一张桌”,用拉家常的方式,宣讲政策法规、收集社情民意、共话乡村建设。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夜谈中,不亮的路灯、损坏的水渠、成堆的垃圾等一件件烦心事、操心事都被顺利解决,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据统计,自夜谈活动开展以来,全乡共收集村民意见建议80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1200余个。(廖晓敏 李文坤)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