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虞芳芳的“心灵处方”

  “心里的伤,要一点点用光来缝补”。在江西省万年县惠康医院心里咨询室,虞芳芳正握着一位躁郁症患者的手轻声安抚:作为“两新”组织医院党支部书记兼精神科医生,她将党员的初心融入每一声问诊、每一次疏导,让每一位就诊患者都能感受到她那份暖心的“心灵处方”。

  出生于乡医世家的虞芳芳,自幼就看着父亲为村里的老人小孩问诊看病,长大后毅然选择从医,2005年卫校毕业后,她一边继续学习深造,一边在父亲的诊所帮忙一起给村民们看病。记得2007年的一个仲夏,73岁的张大爷蜷缩在卫生室长椅上,咳得直不起腰。虞芳芳见状立即扶着老人到治疗室,经诊断,老人肺部严重感染,但见他攥着皱巴巴的5元钱迟迟不肯递过来。“先治病,钱的事以后再说!”她当即垫付全部药费,连续七天上门为老人输液,并给老人做心理辅导,叫他不用担心。一个月后,康复的张大爷顶着烈日,提着用捡稻穗换来的200元钱执意偿还,虞芳芳却把钞票悄悄塞回老人衣兜:“您健健康康的,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她的父亲也总对她说:“医者眼里只有生命,党员心里要装着群众。”

  也正是这份赤诚,让她在2018年进入万年县惠康医院后,将目光投向更隐蔽的“心灵创伤”群体。她说:“精神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去年冬天,虞芳芳在外出接诊时遇到一位17岁的留守少年小磊(化名)。因长期遭受校园欺凌,孩子出现自残倾向却拒绝沟通。于是她便连续两周每天骑电瓶车30分钟上门,通过画图游戏打开少年心扉,最终联合学校心理老师制定疏导方案,如今小磊已重返课堂。

  在惠康医院工作7年间,她带头组织院内医护每月走访居家患者,多年来累计上门送药500余人次。配合县妇联共建“心理驿站”,走进20余所中小学开展筛查,帮助60余名抑郁倾向学生重返课堂;设计的“心理疗愈角”里,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周种的花开了,他在便签上写道:“虞医生说,心里裂开的地方,会长出新的春天。”同时,她教会家属识别早期症状、掌握沟通技巧。患者家属李大姐含泪回忆:“虞书记教我用拥抱代替说教,女儿发病次数少了七成。”

  从村卫生室的听诊器到惠康医院的心理评估量表,虞芳芳的“武器”在变,但墙上那幅父亲手书的“医者仁心”始终高悬。晨曦中,她胸前的党徽与白大褂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一个跨越两代乡医的誓言:无论身在田埂还是诊室,共产党员的初心永远扎根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刘存文)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