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自然生态

南昌新建区:秸秆变身“营养土” 绿色春耕促增收

  眼下春耕生产已接近尾声,各地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春耕生产更加高效、生态、可持续。在新建区,该区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引进秸秆基质育秧技术,用废弃秸秆加工成基质板代替秧盘中的营养底土,不仅破解了春耕取土难题,而且让农户在一盘一苗间实现绿色种田与增产增收双赢。

  在新建区联圩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高速插秧机正在加紧早稻栽插作业。今年基地首次把水稻秸秆用在了秧苗培育上,将去年秋收后的秸秆加工成可降解的育秧基质底板,水稻种子在生根发芽时可直接吸收秸秆盘中的营养物质,在插秧时又随同秧苗回归田间,实现秸秆的原料化与肥料化的利用,不仅绿色环保,育秧成本还降低了40%,秧苗的质量也更好。

  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刘家兴说:“采用秸秆基质板代替基质底土进行育秧,能够让早稻种子在低温环境下,根系更发达,成毯的速度也比一般秧盘快一倍,这样更便于运输,可以提早插秧。同时,这种由生物质废弃物做成的育秧基质板,达到了化废为宝、降本增效、循环利用的目的,让春耕生产更加环保、更加绿色,对于我们增产增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取土育秧到变废为宝,秸秆变身育秧土的实践,不仅降低种植成本,还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新建区在农业生产领域持续探索前行,秸秆基质育秧、机械化插秧等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注入了强劲动能。(贺登毅 陈明喜)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