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江西南昌县三江镇“三有”协商绘就和美画卷

  清晨的江西南昌县三江镇,田野上奏响了一曲繁忙而喜悦的丰收乐章。农民们争分夺秒地抢种大春作物,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如今,黄瓜、茄子、豆角迎来了采摘期。农户们满心欢喜地将这些丰收的果实运往市场售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劳动成果的满足,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江镇作为一座以农业为根基的乡镇,周边农户们每日都会将新鲜采摘的蔬菜及时送往镇里的果蔬商贩集中地。这里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枢纽,一头连着市民的餐桌,一头系着农户的生计。可就在这充满生机的市井画卷里,却暗藏着一道待解的民生难题。

  “孩子刚睡着就被喇叭惊醒了,老人家整夜翻来覆去。”住在附近的李大姐眉头紧锁。自蔬菜上市旺季以来,每晚11点准时响起刺耳的喇叭声,让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三有”协商工作人员的意见簿上,渐渐写满了关于“夜间扰民”的民生诉求。

  面对居民们的困扰,“三有”协商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实地了解情况。在与果蔬商贩们沟通后发现,他们也有难言的苦衷。“近期是蔬菜上市的爆发期,这些蔬菜大多不易保存。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度,我们只能晚上10点收菜,第二天一早就送到南昌各个农贸市场以及超市。”菜果蔬商贩们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扰民行为的无奈。

  一边是居民们对安静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一边是商贩们保障蔬菜供应的现实责任,民生和民声的天平如何平衡?成为“三有”协商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三江镇“三有”协商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架起民生与民声的连心桥,组织居民代表、果蔬商贩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协商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居民们表达了对噪声问题的理解,但也希望商贩们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尽量减少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商贩们则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商贩们承诺,将优化收菜流程,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使用高音喇叭。同时,加强车辆管理,规范装卸货行为,降低噪声产生。相关部门也将加强对集中地的监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夜幕降临,三江镇的街巷渐渐安静下来,在柔和的路灯下,商贩们轻手轻脚地搬运着蔬菜,居民楼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火。曾经刺耳的噪音,如今化作默契的协作声——泡沫垫的摩擦声、低声的交谈,车轮缓慢碾过减速带的闷响,这些声音像一首和谐的夜曲,诉说着三江镇的小镇温情。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三江镇“三有”协商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宗旨。他们用智慧和耐心,在民生需求与群众呼声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居民的诉求得到回应,让果蔬商贩的困难得到解决。当晨光再次洒向三江镇田野和街巷,相互倾听,共同前进的和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张雨婷)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